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周迅的天赋到底有多强?你怎么看?
她的,演员,的人周迅的天赋到底有多强?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大陆女演员当中,周迅是个异数。她被合作过的导演和演员唤作“落入凡间的精灵”,又因为年过四十依然有一双澄澈眉眼被称为“冻龄美少女”。不喜欢她的人自然也有,他们会说,公鸭嗓,不够成熟,胸部像个飞机场,有啥好?
在我心目中,周迅身上的一些品质是中国女艺人、乃至众多普通女人都不曾拥有,并且稀缺珍贵,比如灵气,比如真实自我的孩子气,再比如对爱始终如一的勇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少人说周迅是天才。当然,她的确有很高的天赋,但这种说法对她不太公平,光靠天赋是没法演二十年的。周迅1991年就拍了人生第一部电影,而拿到重要奖项的基本都是三十岁以后的作品(百花奖倒是三十岁之前拿的)。将她的演技单纯定义为所谓“灵气”,实在太俗也太轻易了。
如果不知道周迅这个人,而只看她最早期的几部影视作品,如《小娇妻》、《古墓荒斋》,乃至《绍兴师爷》里打酱油的一集半,恐怕也不会觉得她的演技有何独到之处,她在那时的表演,只能说平平无奇而已。
嗯没错,平平无奇
早年在《苏州河》、《大明宫词》中有惊艳表现的周迅,其实已经是一个经过一些影视剧历练之后比较有经验的演员了。演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时候都二十六岁了,人家只是长得显小而已嘛(手动狗头)。
周迅是一直在努力的,但她的努力,不是通常意义上外化的努力,譬如“每天坚持锻炼X小时”、“为了扮演X角色苦学X技能”之类,而更近乎于一种“悟”。她的努力是内化的,是观察、思考,内心里自己和自己较劲,是“几回落叶又抽枝”式的探寻。她永远在成长,永远在变化,只不过她的表演方式倾向于举重若轻的那一类,所以往往使人只看到这个“不费力”的结果,而忽视了她在达成这个结果之前所做的努力。
(当然周迅也有不少外化的努力,拍龙门飞甲时的武术训练、拍夜宴的时候练习越人歌的舞蹈、窃听风云3自己配粤语原音、拍风声时为了短短几秒钟镜头而苦练交谊舞等等,但她并未多提这些,而更愿意分享自己内在的观察和思考)
至于个别人说什么“周迅演技一般,演得好纯粹是大银幕镜头烘托”,那简直是扯淡,包括巩俐在内的无数大佬都说过电影比电视剧更考验演员的功力,一般电视剧演员在大银幕上翻车的例子屡见不鲜,再说周迅主攻电影之前又不是没拍过电视剧,人家出名不就是靠的大明宫词吗。只能说大银幕更适合展现周迅细腻入微的表演,她有很多独到的处理,在小屏幕上是看不出来的。
周迅已经演了二十多年戏,如果仅就奖项履历而言,《如果爱》里的表演当然是非常棒的,孙纳这个角色让她获得了金像奖和金马奖,但我第一个想说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表演,是顾晓梦。
我太爱顾晓梦了,有时候听歌不小心随机到风声最后那段BGM,心情都会瞬间down下来。
顾晓梦是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同时也是身份隐蔽的特工。她有养尊处优的任性, 眼睛里好像总有一点扑不灭的欲望,特别是看李宁玉的时候,简单、直接,却丝毫不使人讨厌,反而让人觉得她更加可爱——因为那欲望是孩子气的欲望,天真无辜,仿佛在看一块垂涎已久的糖果——然则你很快意识到连这点天真的欲望也是假的。她的表现几乎都是伪装,于不动声色间将人引入彀中,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演戏,甚至死亡都不过是计划中的一个环节。所以演顾晓梦的难度其实比很多人想的要大,因为她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是处于“戏中戏”的状态,她要演出顾晓梦表面的张扬,骗过戏中人,同时在细微处露些马脚,让观众第一遍看时候对她的身份有怀疑但又不敢确认,而在揭示谜底的时候恍然大悟。
顾晓梦不敢在任何人面前展现真面目,可是你又分明能察觉她眼神里的爱不是假的,小说里隐晦的提及了顾晓梦的取向,周迅还真能恰到好处地把这种感觉演出来。那是何等隐秘而又炽烈的情愫,是生时永远无法言说的存在,是一层层“假”包裹下的那一点“真”。
百合大法好!!!
周迅的声音一直争议比较大,爱之者呼为低音炮,恶之者呼为公鸭嗓,即便是她的影迷(比如我),有时候也会拿她的“清音娇柔俏黄蓉”开玩笑。可是我想没有人会不爱《风声》里顾晓梦最后的独白。她的声音太有故事了,你听她这一段话,就好像已经看完了顾晓梦的一生。周迅实在很擅长独白,从李米面对镜头的泪与笑、孙纳的喃喃自语,到顾晓梦缝在旗袍上的遗言,甚至撒娇女人最好命里的“我又不是石头,我也会疼”,都让人莫名鼻酸。每当这时,就好像有一道天光从她头顶照下,你能看到她自己与自己的碰撞,在这碰撞的动荡不安中,她孤独地站在光圈里,哪怕外界再热闹,她的眼神都有点冷意,她与这个世界好像总隔着点什么,正是这种疏离使她的独白有一种无可取代的魅力。(这几年眼神温和笃定了不少,大概和阅历有关吧)
周迅演正面角色,套一句兵书上的俗话来讲是“奇正相生”,有奇有正,摇曳生姿。而演有反面成分的角色,比如小唯,也演得不同寻常。
影视作品中的狐狸精如过江之鲫,周迅的小唯好像永远是最特别的那个。演狐妖演出其“妖性”不难,但周迅更进一步,抓住了狐妖的“动物性”。她在表演者言里解释小唯看见王生时的歪头动作来源于自家养的小狗,而她坐在床头焦急转圈的样子,也能明显看出模仿动物行为的痕迹。周迅的小唯是既天真又残忍的,她完全无视世俗道德,任意行事而毫无不安,但周迅并没有把这种残忍处理为勾心斗角的邪恶,而是着重刻画小狐狸动物本能的那一面。
前文说到周迅演戏的“不费劲”,即便是激烈的冲突戏,她也不是一味地爆发,而总是张弛有度。《画皮》中就体现了这点,结局处绝望的嘶吼,已经到了情绪的顶点,而继之以一个绝望的空洞眼神,马上把所有释放出去的情绪了无痕迹地收了回来。
按理说演员戴美瞳确实会影响情绪表达,可周迅狐妖妆这么大的美瞳,该有的情绪依然分毫不差
周迅的漂泊造就了她的轻盈,但也赋予她无法摆脱的焦灼。她演焦灼状态简直是一绝,而这种焦灼的极致,就是李米。
《李米的猜想》,属于那种“演员演成啥样,成片就是啥样”的电影,周迅全程带着剧本飞,郝蕾看完李米,在博客激情写文夸赞周迅,说她是“一个天生的女演员,一个伟大的女演员”(原标题如此)。确实,看完李米,我对周迅真是五体投地的服气,你都无法想象换个人演李米这电影得崩成啥样,可是周迅一来,什么都压得住了。顺带一提,周迅此前不会开车,为了拍这电影才去考的驾照,因为要展现出租车司机的技术,狠练了不少次驾驶,但因为拍摄时开的太猛差点出事故,后来都不怎么敢开车了。
上一篇:开学后,你最期待在学校做点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