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垓下战役,项羽为何会兵败如山倒?
项羽,刘邦,汉军垓下战役,项羽为何会兵败如山倒?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项羽虽是贵族出身又骁勇善战,可惜终究刚愎自用、有勇无谋、自负骄傲不识猛将韩信,既匹夫之勇又妇人之仁,终还是难成帝王霸业。垓下之战既毁于自己的缺谋少智,又败于名将韩信之手中其十面埋伏,最终兵败落得自刎乌江含恨而死的结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垓下战役,是四年楚汉相争后,汉军的最后一次收官大战。
垓下位于今天安徽省的灵璧县,公元前202年,刘邦汉军旗下的灌婴占彭城,英布入九江,韩信攻陷齐国,楚汉的战争天平,已从楚强汉弱发生逆转。项羽楚军的势力开始急剧下滑,而汉军从战略上扭转,逐渐形成对楚军的合围之势。此时,汉军兵锋强盛,总兵力超过50万,楚军仅有汉军的1/5。
战争一开始,刘邦追着项羽打,但因汉军的“假齐王”韩信,没有及时赶到形成封锁,刘邦独自面对项羽很吃力。同时,楚军反突击的回马枪,经常杀的刘邦措手不及,刘邦也不得不固守待援。
此时,项羽犯了大错,没有一鼓作气拿下刘邦,或是跳出由韩信、彭越、英布三道汉军防线形成的包围圈,而选择了继续与刘邦对峙,给汉军留下了本来可以避免的封锁机会。1个月以后,汉军的四路军队陆续抵达垓下外围,完成了对楚军的合围,项羽此时只能被动防御。虽然,项羽军的单兵战力强于汉军,但经不住汉军的车轮战消耗。争斗的时间一长,楚军本来捉襟见肘的兵力更为稀缺。同时,张良采用夜夜唱楚歌的办法,用家乡情怀去感召楚军,连日征战,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楚军大营开始崩溃。
项羽看到军无斗志,不敢恋战,连夜从军队中挑选了800骑兵南逃突围。天亮以后,作为垓下之战的中军主帅韩信,发现项羽跑了,急忙忙调集人手尾随追杀。最惨的时候,项羽仅剩28骑,面对蝗虫般蜂拥而至的汉军,项羽残军打不过,又不愿意投降,最后,力竭全部战死。
有关楚霸王项羽失败的原因,历来的说法有很多,除了公认的优柔寡断、有勇无谋以外,还有不少其它因素,比如
一、作为楚军最高统帅,没有大局观,只懂得给天下诸侯“秀肌肉”,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霸王武力。他不知道,守江山除了武力的铁拳,更需要文治。可惜一个行将入土的范增他不能用,何况其它呢。
二、虽然项羽麾下猛将如云,但错误选择了“以暴制暴”的糟糕战术来进行无休止的长期消耗。楚军将领死的死,叛的叛,常年征战,难以补充。第一猛将龙且,中了韩信的水淹之计后,被汉将灌婴斩杀。项羽刚愎自用,赏罚不均,导致大将英布和季布先后叛楚降汉,对楚军的士气造成了严重打击。
三、项羽在虞姬的怀里呆久了,失去了早年与项梁打江山时的意气风发,整天想着虞姬温柔乡里的谈情吟唱,消磨掉了统帅最基本最应有的理性预判。等到天下群雄并起,火烧眉毛了,才恋恋不舍的平叛,不管是齐国的田荣,还是关中的刘邦,项羽真是疲于奔命,头痛医头,脚痛治脚,按下葫芦起了瓢。
四、项羽管理能力差,对诸侯赏罚不公,导致叛乱四起,等到主要对手刘邦越挫越勇,势力大增以后,再去消灭,难上加难。另外,刘邦后期的阵营人才济济,文武齐备,项羽就算力拔山兮气盖世,也将终成过眼云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粮食,军心涣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个点,史记中曾记载,在鸿沟之约后,项羽解而东归。为将者,最不应该没有了解到对方敌军的真正动机,就放下了自己的戒备之心,导致没有为后来的战事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及时联系楚军后方导致后勤补给难以供应。这是项羽为将者犯的第一个重大的错误。
第二点,韩信曾经追随过项羽,是项羽的部下,对项羽的为人有充分了解,但是项羽却没有认识到韩信的真正实力,他盲目自大,将营帐驻扎在了垓下,妄想在此以少量兵力战胜韩信,重写当初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的辉煌历史。就因为他盲目轻敌,导致错信了韩信的调虎离山计,中了埋伏,导致全军大败。
试想,若当时项羽清楚韩信的实力,能够认识到自己军队方面的不足,没有在垓下驻兵而是直接过江东获取到后方的粮草和补给,那么或许历史将会被重写。
上一篇:专升本考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