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做错了事,老是不改,要不要打,为什么?
孩子,自己的,父母孩子做错了事,老是不改,要不要打,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几乎是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够主动学习,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柠檬还是会收到一些家长的留言,抱怨孩子心思不在学习上,每天回家不是玩手机就是看动画片,有时甚至连作业都不写,老师经常向家长反应孩子上课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家长们为此感到焦虑,认为这都是孩子的学习动机出了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
那为什么孩子会逃避学习呢?
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丧失了信心,认为自己学不会、做不到,形成了“回避失败”的行为倾向,也就是“既然我做不到,那为什么我还要去做,不如尽早放弃算了”。
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你想要让孩子主动去做“不容易”的事,那你也要去做一些“不容易”的事。
1 停止抱怨
“现在学校里教的知识我都不懂,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就花钱送他去上补习班,结果补了和没补有什么两样,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自觉,真是又急又气。”
相信这样的抱怨大部分孩子已经听得耳朵生茧了,这可能是家长的一时感叹,又或是不经意的抱怨。可作为家长,有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这些话可能会带来的打击和伤害呢?
“学校里的知识不懂”,给孩子的暗示就是“我不会,我也不会去学习如何帮你。”,作为父母,既不能给孩子提供爱学习、会学习的榜样,又不能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只是一股脑的把焦虑扔到孩子身上;
“孩子不自觉,又急又气”,这句话对孩子而言就是明确的否定,他听了会自责,会烦躁,如何还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呢?可能很多父母也发现了,每当你抱怨之后,孩子都是气呼呼的把作业翻开,但根本学不进去。
这是因为孩子的精力都用来跟负面情绪对抗了,而这些力气原本是可以用在学习上的,你抱怨就是把消极能量带给孩子。
2 开始陪伴
可能很多家长会说“每天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都守着他,陪她一起,写完了我还帮他检查,督促他改正,怎么学习成绩还是一般呢?”。
这里我希望家长们思考一个问题“你这是陪伴,还是监管呢?”
你观察者孩子的一举一动,指导孩子的行为,还不时指出问题、提出批评。这是父母吗?这分明是警察在看管罪犯啊。孩子在你面前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做的不好被你说。
陪伴的真正目的是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愉快时光。
通过陪伴,真正理解孩子,也让孩子理解你。
3 明确期待
很多时候我们焦虑并不是因为孩子真的很差,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个“宿敌”,那就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确实是这样。
当自家孩子拿到成绩单后,你有没有说过,人家某某怎么就能考满分,你怎么考这么点分;
看到孩子拖拉时又会说,怎么搞的,你看某某做什么事都不需要别人督促的;
又或是看到自己孩子没有一技之长便会说,为什么别任会弹琴画画,你只会吃喝拉撒睡
……
大部分家长都说过类似的话我们拿自己的孩子,跟无数孩子的优点比,比到最后,孩子的自信心被打击到尘埃里,只会破罐子破摔。
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他和你一样,有自己的弱点,但也有自己的强项。
跟孩子一起谈谈你的期待,最好是期待他有什么样的性格和能力,因为好成绩往往是良好性格和能力的延伸,孩子性格稳定、有擅长的事,自然会积极、自信,敢于挑战。
将孩子养育成人需要家庭成员间相互影响,相互带动,所以彼此多一些理解、尊重,少一些误解、矛盾,这样才能真的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家长如果想要改变孩子,那么自身也应当做出改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主张打孩子。孩子犯错误是很常见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的,引导孩子正确的做法,做错事情要勇于承担责任,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赞成打孩子。有几个原因:
1. 打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孩子为什么一直不改正错误,肯定是有原因的:要么是还没真正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要么是知道错了却不知道如何改正,要么知道错了但觉得无所谓、懒得改,要么是知道错了但是故意不改正。
第一、 二种原因都好办,直接跟孩子讲道理,让他明白是非,只要他懂了就不会再犯;
第三、四种原因比较棘手,家长们也多是因为这两种情况而与孩子产生沟通障碍,出现隔阂。
孩子知道错了但觉得无所谓,这时候该怎么办?以我的经验,一方面是给他看优秀的例子,让他对照自身,自行思考和领会。比如,孩子的字写得不好,不是歪歪扭扭,就是大小不一还出格,劝他好好写,他始终不当回事,觉得无所谓,我就在班级群里调出他们老师评选出的优秀作业给他看,告诉他,被老师评为优秀作业,全班同学就都可以看到你写的作业了。不用再说别的,他下次就会好好写了,然后很自然的,后来他的作业被评为了优秀作业了。
另一方面,是给他看不改正错误的后果。比如过马路总是不好好走路,上网课在群里乱发言,可以给他放交通事故的视频,让他看看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后果;可以适当先放任他发言,老师批评他之后,他就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了,这时候再给他讲讲乱发言影响别的小朋友听课、他自己也听不好等不良影响,他自然也就理解了。教育理论上这种做法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自然惩罚法。就是先在一定范围内放任,让孩子自行承担不良行为的后果,从而产生矫正行为的内驱力,进而改正不良行为的做法。
孩子知道错了但是故意不改,这很可能是亲子沟通出现了障碍,孩子通过有意的不配合发泄自己的情绪,引起父母的注意。这种情况下,比起纠正孩子的错误,亲子之间及时沟通,消除隔阂更为重要和迫切。先认同孩子的负面情绪,在帮助孩子分析情绪的来源,是自己的错,就跟孩子道歉;如果是孩子的错,也先承认自己有处理不当的过失,再说孩子的问题。这样一来,亲子之间的关系就能缓和起来。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你的帮助下,他的错他自然也会自己改正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