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养猪药物保健对吗?
药物,母猪,猪场养猪药物保健对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养猪药物保健对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养殖大邢,喜欢我可以关注,我们一起学习养殖知识。
养猪药物保健是对的,药物保健我不建议用抗生素, A我们可以从1.中医预防保健, 2维生素保健 3驱虫保健
1中药保健方案
a金银花1.3Kg+甘草加0.25Kg水连续饮用6小时,完后用黄芪素1Kg一吨水用6小时2.5k头量
b柴葛解肌散0.5kg十加立建0.3Kg+抗菌肽0.4kg加一顿水连续喂7小时2.5k头量
2.维生素
电解多维 700 g、葡萄糖粉 700 g、水援(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400 g,兑水 1 t,连续饮用 7 d。
3种公猪驱虫保健在猪场,种公猪的数量少,但其影响极大,直接关系到猪场仔猪的产量及质量。当种公猪感染寄生虫时,将严重影响其繁殖性能。全场种公猪每 3 ~ 4 个月驱虫 1 次,1 年驱虫 3 ~ 4 次,全面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包括线虫、绦虫、吸虫、疥螨和血虱等。具体方法: 每吨饲料添加新蒂诺芬( 阿维菌素预混剂) 1 kg,连续饲喂
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猪养殖到底要不要用保健药,怎么用保健药效果更好呢?
我国整体的生猪养殖水平比较低,硬件设施比较差,国内大部分猪场猪的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超标,空气中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超标,猪群的呼吸系统、免疫系统持续受到侵袭,自然发病率就比较高。硬件不行,只能软件来补,猪群容易发病国内养猪就只能通过药物去防控,所以在我国养猪保健药物是需要使用的。但是需要注意,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有针对性使用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在我国生猪养殖如何用药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呢?
一、母猪的日常保健
现在我国国内母猪的蓝耳阳性感染率达到90%以上,伪狂犬野毒感染达到60%以上,猪群的免疫系统常年受到各种病毒的侵袭,也就加大了疾病的发病率。母猪日常保健还是以提高免疫力为主,比如在疫苗免疫前后使用黄芪多糖粉提高疫苗免疫效果,母猪饲料中添加扶正解毒散,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清除外邪,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二、母猪的围产期保健
母猪围产期保健一个针对对是哺乳仔猪的腹泻问题,另一个针对的是母猪产后子宫炎、乳房炎等炎症问题。
建议母猪产前7天-产后7天,饲料中加入苦参止痢颗粒+林可大观霉素,预防哺乳仔猪腹泻和母猪乳房炎。母猪产后宫内灌注益母红灌注液,促进母猪体内恶露外排,促进母猪子宫内膜恢复,从而缩短母猪断奶后发情间隔。
三、季节性保健
季节性保健针对的是季节性高发疾病,比如夏季因为蚊虫较多高发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疾病,夏季高温高湿易发猪丹毒等病,冬天寒冷,易发口蹄疫、流感等病毒性疾病。
一般要求母猪在每年的5月底6月初饲料中加入强力霉素+复方磺胺类药物+双黄连可溶性粉预防血液性疾病。在每年的7、8月份猪丹毒高发病地区饲料中加入板蓝根颗粒+阿莫西林预防猪丹毒。
冬季寒冷季节可在母猪饲料中加入板蓝根颗粒+黄芪多糖或者使用扶正解毒散,每个月定期使用,有利于母猪预防冬季高发的病毒性疾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希望能帮助你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总结了应该养猪过程中药物预防和保健措施:
母猪产前1周或产后1周
在饲料中可添加适量的抗菌药物,如泰妙菌素、泰乐菌素、强力霉素、金霉素、土霉素、阿莫西林、利高霉素等。
仔猪断奶后
在仔猪断奶后,转群至保育舍3天内可在饮水中添如电解多维、普生缘等,在饲料中可添加泰妙菌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等,连续使用1周;保育猪转群至育肥舍后于饲料中添加1周抗菌药物,如泰妙菌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育肥猪可在12~16周龄时添加针对支原体肺炎和胸膜肺炎的药物,可使用泰乐菌素或替米考星。
被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感染后
如果哺乳仔猪或保育后期存在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感染,可使用头孢噻呋钠针剂,分别在3、7、21、28、35、42日龄进行注射。
预防保健用药的基本原则是:采用轮换用药的方式,避免同一猪群重复使用一种抗菌药物;可采用夕~3种药物配伍使用,但应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不要随意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抗菌药物不可长期使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预防保健是防止猪只发病的经济有效的途径[1]。首先,从源头抓起,对于种猪进行严格净化,对于哺乳仔猪的疾病控制需从母猪着手,育肥阶段疾病控制可从保育阶段着手等[2]。其次,认真调查本场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及规律。最后,选择药物时要有针对性,在药物应用过程中,要在疾病易发生前做好有目的预防,可通过实验室疾病检测、药敏试验、临床观察等手段,做到及时用药,以免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