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代诗越来越不受关注和重视了?
现代诗,诗歌,诗人为什么现代诗越来越不受关注和重视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早在新文学之初,中国文坛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胡适之提倡白话诗,很多人又把白话诗理解为没有规则的随便说话,并名之曰摆脱封建束缚。艾略特的影响加上胡适之的倡导,结果便杂交出一种晦涩而浅薄的诗体,这种诗歌原先并不多,也没有成为主流。但是后来,尤其是解放后,一大批高校培养出来的学者当上了刊物的编辑,他们认定艾略特的诗是典范,胡适之提倡的白话诗是方向,于是,这种晦涩而浅薄的诗开始大行其道。而新时期年轻一代的诗人们大多缺乏深厚的文言功底,缺乏鲁迅那一代作家对词语精细入微的感觉和把握。加上他们又完全放弃了传统诗歌的格律,再加上当代人文精神的缺失,诗心诗情的匮乏,他们的诗便显得索然寡味。一些人为了掩饰其语言的粗糙,也为了显示其高深耐读,于是装腔作势,故弄玄虚,欺世盗名。时至今日,这种不知所云的诗便泛滥成灾。中国现代诗在大半个世纪里走了一条下坡路,越来越不被重视和关注了。
事实上,新文学的一些前辈早已为新诗开创了一条可行的路子,可惜由于以上众所周知的原因,走这条路的人越来越少,更谈不上将其发扬光大。新诗的正确方向,当然不是复古,不是用白话写古诗,不是严格按照古诗的格律,写成豆腐块式的严整;但也不能完全放弃格律,写成分行的散文。诗必须有诗的形式,犹如游戏必须有游戏的规则。正如弗罗斯特所说,写诗而无规矩犹如打羽毛球不用球网,那还有什么趣味可言。歌德说得好,唯有约束才有自由,在限制里方能显出神手。
那么,新诗的规则应该是什么呢?我以为,总的来说必须要有视觉美和听觉美。
由于白话文的诞生,汉语也由单音节向双音节乃至多音节演变,现代人的心理较之古人也更呈现出一种复杂开放的姿态,写成诗有定节,节有定行,行有定字是困难的而且不切实际,但可以求其大致。即每节的行数不要相差太远,每行的字数不要太悬殊,整体上有一种均衡感。犹如书法家书法的谋篇布局一样,总体上要和谐,而局部又有跌宕变化之美。在韵律上则以多样化:可以押相同的韵,也可以押相近的韵;可以句末押韵,也可以句中押韵,还可以跨节押韵;可以每节一韵,也可以若干节一韵;而每节中的行韵可灵活变通,不规定在第几行押韵。总之,必须要有韵律,读起来有一种气势,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听起来有一种回环往复之美。好诗都有其共通之处。真正的好诗,是发自心灵的律动,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从心房里跳出来的;好诗都带着独特的个人气息,它的每一个词语都是从作者的毛孔里蒸发出来的;好诗都是平易而意韵悠长,一句感人的话语,就如一缕无形的电波,能够透入你的机体,令你震动,让你深思,使你的精神得到提升。
让诗歌美起来并被读者接受,这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诗人肩负的历史使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学和艺术两个方面主要元素被忽略太多,大部分对诗歌没有真正的认识,创作也过于随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个标题,现代诗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1.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更多地追逐家庭生活在物质生活方面的改善,努力挣钱,没有过多时间关注或创造诗歌:2. 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接收信息,而诗歌只是一种生活艺术形式。3. 现在许多年轻人更少时间看书,品析古代文化延续发展的文化内涵和美,诗歌在现代社会更少交流使用,也就失去了人们生活需求的刚需或追求,自然而然就失去了往日的流行和精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古就有“诗言志\"一说,也即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思考,始终应该是诗歌创作最大最基础的源泉。
而所谓的现代诗人不是为了抒发情感,也不是为了记录时代,而是为了博取眼球与流量,势必不为心声,不为苍生,只为形式,将写的诗和自己一样成为空洞无物的躯壳,成为无病呻吟的废纸。
另外,伟大的时代,会产生伟大的诗人。当下我们虽然处在难得的繁华盛世,但却唯唯诺诺,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不敢抒写自由的思考,这样写出来的诗,纵然洋洋洒洒,也是堆砌的文字游戏,缺乏时代的质感,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
第三,诗是需要读者的,读诗和看电影看手机不同,需要读者自身具有初心与情怀,最起码有一份真挚的善良,还有沉静的内心,这样才能引起共鸣,才能推介和流传。而今快餐阅读早已让读者失去了心境,失去了耐心。
但就如上面所说,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诗人,需要伟大的诗篇,来书写时代之声,记录民生百态。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需要诗和远方。[祈祷]
上一篇:你见过勤劳致富的人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