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新兴装配式集成智能化美居能否取代“秦砖汉瓦”?
建筑,我市,项目新兴装配式集成智能化美居能否取代“秦砖汉瓦”?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
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成效显著
按照“一园多基地”布局建筑产业园和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基地,构建以钢结构和预制混凝土结构的两大建筑产业化基地。在白露工业园规划占地6000亩的建筑产业园,采取新建和改造相结合,积极引导老旧基地完成提升改造工作。积极推进入园企业新建生产基地建设, PC生产基地2018年开工,建成全区已投产规模最大的PC生产基地之一,实现当年投产,重钢生产基地即将建成并于年内投产。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开放满园香。今年,我市加大招商力度,引进江西朝晖城建集团落户建筑产业园,力争年内投产第二条PC生产线,提高装配式建筑产能,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格局。
截至目前,我市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已达到了10家,其中建成投产6家,在建4家,列入国家级示范1个,自治区级示范2个,实现了装配式建筑钢结构、PC结构、轨道交通等产品本地化供应。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形成年产能PC构件27万立方米,钢结构26万吨,可满足装配式PC建筑约4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装配式钢结构2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需求。
3
扎实推进示范先行
积极培育示范项目建设。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原则,结合工业城市特点,从容易实现工业化、装配化的工业建筑、桥梁、城市综合管廊、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开展示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18年实施装配式建筑比例为8%,今年实施面积为120万㎡,比例将达到14%。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实施装配式建筑面积约280万㎡,其中,装配式钢结构170万㎡,装配式PC结构110万㎡。柳州装配式建筑现代化产业园倒班楼及配套设施工程等4个项目获得自治区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
4
加快市场推广模式助推项目快速发展
从土地源头开始抓,在土地出让环节提出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工程总承包条件,从而有效激活市场。
自2018年我市首次成功出让2宗商品房装配式建筑地块后,今年我市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共分5批出让了8宗装配式建筑土地,打开了土地推广模式新局面。
吸引了国内10多家有实力的开发企业踊跃参与。如招商蛇口、大唐地产等百强房地产企业,以装配式建筑开发项目首次进入柳州。这些优质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我市装配式建筑用地开发,带动我市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
逐年提高装配式建筑出让用地面积比例。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出让装配式建筑地块10宗,用地面积达到838.94亩,用地面积基本与南宁市相接近。2018年累计出让住宅用地43宗,总用地面积2985.10亩,其中装配式用地2宗,面积101.35亩,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为3.4%。今年出让的装配式建筑用地面积比大幅提升,截至9月,今年以来出让住宅用地34宗,总用地面积2570.31亩,其中装配式用地8宗,面积737.59亩,面积比28.7%。在空间布局方面,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各城区均衡布局,除柳江区外,城中区、鱼峰区、柳北区、柳南区、柳东新区均布局有装配式建筑项目。
5
“一体两翼” 协同发展
积极推进新技术、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鼓励装配式建筑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以下简称“EPC”)方式,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以下简称“BIM”)开展建设。鼓励在规划、设计、施工、生产、运输与运维全生命周期应用BIM,建设全过程关键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和参建方协同工作,打造“互联网++BIM+工程建设和城市管理”融合发展新模式。装配式建筑可形象地概括为“一体两翼”,“一体”主要指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完善、成熟和可复制、可推广。“两翼”中,“一翼”是以EPC方式承建装配式建筑;另“一翼”是基于BIM技术的一体化设计。装配式建筑要很好地发展,必须让“一体”和“两翼”协同发展。
与传统建筑不同,装配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标准化的预制构件或部品部件在工厂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组装成整体。为避免预制构件在现场安装不上,造成返工与资源浪费等问题,“BIM”通过在三维建筑模型上进行各专业和施工、生产、运输等各种场景可视化模拟,在施工前通过虚拟模型解决碰漏缺问题,破解应用难题,达到节能降耗,降低污染,推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广应用,我市在土地出让条件中提出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建设和 BIM作为技术支撑。
我市BIM应用水平走在全区前列。自2015年5月广西建工集团五建公司在承建的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项目率先开展BIM工作,并于2016年3月成立了我市的第一个BIM中心以来,各相关企业、科研院校相继成立BIM技术应用中心, 建立三级应用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应用标准指南编制工作。广西建工集团三建公司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一家“全专业BIM正向设计院”,按照“BIM+EPC+装配式”建造模式,在广西建工技校柳东新校区项目完成全区第一个BIM正向设计,为全区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外,在全国和自治区组织的各项BIM大赛中,我市共荣获40项行业大奖,其中,国家级金奖29项,自治区级11项。
6
重视人才引进和宣传培训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一场革命,装配式建筑推广工作急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我市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人才培养和宣传培训工作。一是利用政府网站、报纸、电视、微信等媒体广泛宣传政策,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到我市开展10多次学术交流和专题讲座,普及装配式建筑知识,提高管理水平。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如广西建工五建公司与广西科技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建立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博士工作站,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攻关,市内多家装配式建筑企业也正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同解决推广中的难题。三是在大专院校开设装配式建筑和BIM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装配式建筑基本知识。如广西科技大学把BIM融合在课程体系中,与多家大型建筑企业共建了联合研究中心,针对工程建设中BIM技术的重点、难点进行联合攻关,解决BIM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难题。四是鼓励企业积极引进人才。采取引进和外培相结合,引进一批专业人才。近年来企业共引进人才52人,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十多次,培训5000多人次,为推广营造良好氛围。
7
装配式住宅发展大趋势
作为我市首个装配式建筑商品房住宅项目的大都熙园和大都沁园,计划今年11月和12月进行预售。开发商广西大都投资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总经理赵霖说,从市场调研反馈的情况来看,老百姓对装配式商品住宅还是比较期待的。
碧桂园未来城项目副总经理吕云飞称,该项目是今年5月底才拿到地,9月28日已开盘。这是传统建筑方式无法达到的。
“装配式商品住宅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广西唐铭投资有限公司项目总经理张雁称,该公司在南宁成功开发第一个PC商品房住宅项目后,进入柳州一举拿下了两宗装配式建筑地块。
上一篇:1700的预算,aj和实战的球鞋都可以,有什么推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