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惊蛰代表什么?
惊蛰,节气,春雷古人惊蛰代表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蒙鼓皮
《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
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还有哪些惊蛰典故,欢迎留言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何叫“惊蛰”?猜想与古时瘟疫的季节性有关吧?人们自古爱春丶盼春丶惜春丶赞春,为什么?与寒冬丶严冬有关。说什么: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说什么:严冬过尽绽春蕾。其实,这只是文人的浪漫。春天并没有那么美好,大多瘟疫多发生在冬末春初,大多饥荒多发生在冬末春初。查查历史文献,触目惊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惊蛰,在每年公历的3月5–7日之间的一天。
惊蛰第一候桃始华。桃花红,杏花白,气温回暖,村里的桃花都盛开了,远远望去一树树桃花就好像一朵朵粉色的云。惊蛰第二侯仓庚鸣。古时候人们将黄鹂叫做仓庚,惊蛰时期,黄鹂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发出悦耳的鸣叫声,以此寻找伴侣。惊蛰第三候鹰化为鸠,鸠就是指斑鸠,鹰化为鸠,实际上,这是古人对周围的景物观察不够仔细造成的误解。在惊蛰节气前后,动物开始繁殖,附近的鹰开始悄悄地躲起来繁育后代,而布谷鸟则活跃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人们就误以为是鹰变成了鸠。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中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此时,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
惊蛰的主要习俗有蒙鼓皮、驱虫、打小人、吃梨等。
宋代诗人陆游写过一首关于“惊蛰时节”的诗:《春晴泛舟》“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中国文化重养生。《黄帝内经》上说: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
意思是说,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多出来慢慢走动,自身就会心情愉快,心旷神怡了,那么就会身体倍棒,百无禁忌。但是这不是你熬夜理由,古人的晚和现在的晚区别可大了,古时候没有什么夜生活,大家基本早早就睡觉了,哪像现在11、12点还说早的。所以大家还是早睡早起,多多锻炼。
听说有一些地方,比如广西云南等有些少数名族,在惊蛰有吃炒虫的风俗,北方多是煮梨水吃,总之,是窝了一冬天正是静极思动的时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蜇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蜇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惊蛰时,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度,这个节气表示在我国某些地区,惊蛰有食梨的习俗。而到了西汉,为了规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将“启蜇”改名叫惊蛰,延用至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在雨水之后、春分之前,时间为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意思是说,惊蛰节气在农历二月,随着第一声春雷的响起,万物都惊醒过来,地下蛰伏的小动物们听到雷声,也都纷纷惊吓得从冬眠中醒来。所以古代的人们将这一节气叫做“惊蛰”。
“春雷响,万物长”,事实上,冬眠的蜇虫们是听不到雷声的,它们之所以结束冬眠“惊走而出”,是因为温暖的气候。惊蛰时节正值“九九艳阳天”,此时大地回春,春雷渐响、春雨增多,大地的春意更浓了,田间的农事也更忙了。
为更好的反映惊蛰期间的气候变化,古人将惊蛰节气中的十五天分为以下“三候”:
一候“桃始华”。华是通假字,通“花”,在惊蛰节气的前五天,桃花开始盛开了。
二候“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鸟。在惊蛰节气的中间五天里,黄鹂鸟闻到花粉的香气,欢欣雀跃地在树林间鸣叫。黄鹂鸟的美妙歌声,为春天的增添了几分更为活跃的气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