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辈分比闻太师高,为何法力远远不及对方?
姜子牙,闻太师,元始《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辈分比闻太师高,为何法力远远不及对方?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个人认为,姜子牙实力是不如闻仲的。
那么姜子牙堂堂玉虚宫二代弟子,为何不是闻仲一个碧游宫三代弟子的对手呢?
是玉虚宫不行吗?
其实不然,孔子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姜子牙虽然辈分高,但是其天赋在玉虚宫属实是末流。姜子牙32岁才拜元始天尊为师,在昆仑山修行了40于载一无所成。连元始天尊都说姜子牙没有“仙缘”,无法修成仙道。
而闻仲则天生不凡,额生三眼。幼年时期便被通天教主门下高徒金灵圣母收为关门弟子。闻仲在碧游宫修行五十余载,习得“金刚护体之术”,凡界的刀剑利器无法伤其皮肉一分一毫。
金灵圣母又传授闻仲“金木水火土五行变化之术”,上天入地下海擒龙无所不能。闻仲额头间的第三只眼能辨善恶、明忠奸;座下灵兽“墨玉黑麒麟”乃是上古灵兽,本领不凡;手中的 “雌雄双鞭”由两条蛟龙所化,能吐纳阴阳二气,指哪打哪,堪称古代版的“东风导弹”。
一个是天生仙体、额生三眼、自幼修道的“优等生”;一个是肉体凡胎、没有仙缘、半路出家的“老学渣”;孰强孰弱一目了然。所以,有时候辈分高,并不代表实力强。
只可惜闻仲不识时务,助纣为虐,逆天而行,最终战死在绝龙岭,落得个身死异乡的下场。虽然姜子牙的法力不及闻仲那般高强。但姜子牙顺应天命,举正义之旗,伐邪恶之势,最终功成名就,流芳百世。
“强者”未必就是“胜者”。狮子、老虎哪一个不比人厉害?
人类知晓自身的弱小,所以我们更习惯运用智慧,而不是蛮力。闻仲是一位强者,但却不是一位智者,这是他失败的原因。而姜子牙是一位智者,他懂得顺应天命,懂得运用他人的力量去打败自己不可能战胜的敌人,所以姜子牙笑到了最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是西周的丞相,同时也是阐教圣人教主元始天尊的徒弟。而闻仲则是商朝太师,帝乙的托孤大臣,帝乙在位三十年时驾崩,托孤于太师闻仲。要照顾好纣王殷寿。同时,闻太师还是准圣金灵圣母的徒弟。
姜子牙和闻仲在某些方面,是有联系的。比如刚刚说的,他是元始天尊的直接徒弟,而闻仲的师祖则是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又是通天教主的师兄,所以这么一算,姜子牙还是闻仲的师叔呢!
但是,辈分高,并不意味着法力高。因为每个人的修炼方式不一样。闻太师跟随金灵圣母修道50年,深得金灵圣母真传。而金灵圣母乃是八部正身之首,坎宫斗母,实力远超阐教十二金仙。
姜子牙虽然是元始天尊的徒弟,但是元始天尊并没有教给他什么高深法术,无非是种桃、炼丹和一些小法术罢了。也许你会说那是姜子牙没有修仙的天分,因为元始天尊都说他与修仙无缘。
其实这是元始天尊的谎话,既然你说姜子牙与修仙无缘,当初为什么还要收姜子牙为徒弟呢?不收就是了,以免毁了自己的名声,带出的徒弟,都毕不了业。
所以,问题还是出在元始天尊不愿意教。所以才导致姜子牙法力低微,要是没有法宝,根本打不过闻仲。而闻仲呢?按照原著的说法:“闻仲者,能远能近。金刚护体,刀枪不入。头生三眼,中间一目神通,可辨奸邪忠肝。”
你看看,闻仲的实力已经达到金仙的境界了,简直比姜子牙这个凡人强太多了。所以辈分高,并不意味着实力强。我们还可以从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来比较。
从辈分上来讲,通天教主是小师弟,但是地位最低,并不意味着法力最弱。
封神之战中,通天教主多次以一敌四,面对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接引道人、准提道人的联合围攻,总是能够化险为夷,足以证明通天教主的能力至少是比师兄元始天尊强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封神中,再也没有比闻太师和姜子牙更相似的人了,他们都遵循着“学艺、下山、身居高位”的全过程,而且一人有事、举教相助,堪称教中骄子。两人中,谁的实力更为强大?答案基本还是明确的,因为姜子牙的实力一向呵呵,能不能打过闻太师,我表示严重怀疑。然而在原著中,两人交手数次,确是闻太师吃亏居多。十绝阵出世前两人打了三场。闻太师一胜二负。第一场两人单挑,结果是闻太师鞭法勇猛,战不多时,闻太师将雄鞭祭起,此鞭即是兵器,又是法宝,由两条蛟龙化成。神鞭落下,打得姜子牙滚鞍落马。
第二场,姜子牙虽前次负伤,并未造成心理阴影,反而一意要与闻仲决一雌雄。此役姜子牙祭打神鞭打闻仲双鞭,鞭打鞭的结果是雌鞭被打断。第三场是姜子牙劫营,闻太师忙中出错,又被打神鞭打得三昧火狂喷。
十绝阵后,纣军败象已显、无力回天,姜子牙故技重施又来劫营,闻太师酣战在中军。姜子牙又靠打神鞭胜了一场。毫无疑问,姜子牙三胜一败,都是占了打神鞭的便宜,靠法宝耍横。若是论武艺,大家其实都差不多。封神中的武艺,一向上不得台面,武侠小说中所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苦练是不可能的,这一辈子也不可能。他们都是速成,比如哪吒、雷震子、杨任等人学习枪法棍术,都只用了一会儿工夫。
所以不能单凭战绩否定闻仲的能力。
事实上,尽管两人的奋斗轨迹如此相似,而且按我在224期的分析,闻仲是通天选定的争夺人间气数之人,但两人又毕竟有一些不同。首先是性格。两个下山之后,经过二十余年奋斗,都在王朝里取得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性格却有很大不同,代表了臣子的两个极端。
闻仲是霸道,他性格强势、高歌猛进,竟敢当着纣王的面逐打宠臣,上十策,毛笔饱蘸浓墨非要逼着纣王马上签,种种表现,都证明了其狂横霸道,而纣王面对如此凌虐强势的臣子,竟也只能唯唯诺诺而已。闻仲走的是“权臣+忠臣”的路子,他就像曹操一样,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纣王在他面前一点儿地位优势都没有,论道术、治国、年龄都有不足,只能任凭摆布罢了。但闻仲能不臣而臣,恪守臣道,忠心为国,死后阴魂不散犹自梦魂嘱托,真可说苌弘化碧、感天动地。姜子牙走的,又是另一条路,可称王道。他侍奉文、武两朝,置文王不可伐君的遗命而不顾,又在祭封神台杀鲁雄、殷洪殷郊这些事件中完全不以武王意见为意,且将武王置于红沙阵中百日,这些也是十足的权臣路子。但姜子牙并不是一条道儿走到黑。大多数时候,他还是尊敬武王的,虽为亚父,但绝不以父亲自居,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他完整参与了易代之战,且在灭商后又示意东伯侯等诸侯劝进武王,是新朝建立的最重要功臣,其重要性,甚至在周公之上。
上一篇:无效的抗病毒西药是如何通过所谓的“双盲”试验并大范围使用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