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4千亿只蝗虫从缅甸进云南。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治理?
蝗虫,蝗灾,东非如果4千亿只蝗虫从缅甸进云南。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治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办法,不就4000亿下酒菜吗,中国人民有13亿,分一下吃了就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国会提前做好准备应对。通过这几年卫星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通过严格监控境外蝗虫活动轨迹,提前制定防治措施,以此来减少蝗虫对于我国农作物的危害。因此作为农民而言不必或许担心和忧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进餐桌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吃掉它,还可以卖钱,说不定很多人会因它富起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有人出高价回收的话可能到最后捉的人比蝗虫多,有什么不可治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得看蝗虫过得来不,如果过来它们可要想好走的掉?我们云南那么多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突然饿了,想吃油炸蝗虫,清蒸蝗虫,酸辣蝗虫,凉拌蝗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科学家研究杀虫药就行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回答问题。首先经过缅甸的治理可能来到云南的蝗虫没有多少了,全球变暖,今年的蝗灾太大了,好像是从前蝗灾的几百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判断,这次非洲蝗灾的波及区域已经达到265477公顷,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正在经历25年以来最严重的蝗灾,而肯尼亚则是70年来最严重。 蝗虫不仅肆虐东非各国,它已经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可以说距中国仅一步之遥。在印度,37万公顷农田遭殃,造成上百亿卢比经济损失。在巴基斯坦,蝗虫每天破坏约3.5万人的口粮,如果任其发展,国家将会无粮可手,因此巴基斯坦已经宣布进入了紧急状态。 蝗虫往往与旱灾相伴而生,因为蝗虫产卵需要含水量较低的土壤,东非阳光照射强烈,蒸散量非常高,是全球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是蝗虫喜欢的产卵之地。干旱又导致植被稀疏,一旦形成蝗群,植物会很快被吃光,又增加了蝗群的迁移速度。因此,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东非地区一直是蝗灾频发之地。 正常情况下,沙漠植被会随着气候干旱而枯萎,蝗虫数量会缩减,如果防控及时,就能控制蝗群的蔓延,但是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东非地区高温多雨,使得植被迅速生长,充足的食物使得蝗虫数量在6个月内翻了400倍,使蝗群爆炸式增长。 而接下来,三月份的雨季马上到来,雨后的水洼正是蝗虫繁殖的场所。因此,采取紧急行动刻不容缓,灭虫就是在和时间赛跑。 蝗灾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一个普通大小的蝗虫群可以有多大4000万只蝗虫,一天之内就可以传播150公里,足以吞噬掉可养活3400万人的食物。 各国为什么对蝗灾束手无策?首先这种迁飞性害虫繁殖力极强,一旦繁盛,虫口密度异常之大,几亿甚至几十亿成群迁飞;其次它们的飞行能力极强,并且食性杂,因此很难有效防止;另外,沙漠蝗的成虫寿命很长,最多可以生存100多天,这些特性给防治带来极大困难。最有效率地办法就是对滋生地的严格管理和封锁,减少冲口密度、避免造成灾害。目前治理蝗虫的有效方法还是化学农药,但是会对环境造成大面积的化学污染,最好的方法还是使用天敌法,2000年5月,新疆北部发生了特大蝗灾,除采取化学药物外,由一群群牧鸡、牧鸭组成的“生物部队”也在新疆的“灭蝗大战”中大显身手。全球连接如此紧密,谁也无法独善其身,谁也无法预料大洋彼岸的蝴蝶扇动翅膀后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我们更应关心的是全球变暖的问题,每个人都应该力所能及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上一篇:刚申请头条设计领域创作者,我属于平面设计类,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提问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