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黄帝内经》夫阴阳四时者,故阴阳四时者,两概念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阴阳,黄帝内经,万物《黄帝内经》夫阴阳四时者,故阴阳四时者,两概念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祖先文化遗产包罗万象的《黄帝内经》,在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根本也,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夲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故阴阳四時者,过也,夫阴阳四时者目下也,年年四時阴阳有变化。有司命在泉太过不及之说。民病各有不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黄帝内经》夫阴阳四时者,故阴阳四时者,两概念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黄帝内经》夫阴阳四时者,夫是古文言文的助词,阴阳四时者,指春三月为温,升发之气,少阳胆经,主肝风木之气。夏三月高温高湿,暑气伤脾胃土。秋三月受夏暑高热燥气伤肺,高烧热痰咳喘。冬三月寒水之津,太阳伤寒表症皮毛张合失调,经络气血阻滞的恶(吾)寒证病变。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纲纪,生杀之本始,变化之父母。顺之者苛疾不起,不生病的意思。逆之者,则灾害生,就是要生病。所以宇宙自然法则,顺应自然者生,违背自然者病,逆反自然者亡的道理,即为宇宙自然法则之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四时,时指的是阶段,如果仅仅理解为春夏秋冬,那就有些狭义了,人生有四时,即“元亨利贞“;一年有四时“春夏秋冬“,一日也有四时“朝昼夕夜“。大家熟悉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个阶段,道出了宇宙万物苍生从出生到生长,从生长到收获,从收获到敛藏,从敛藏再到生长的周而复始的轮回过程,也是天地之间的人生存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小到每一天的四时“朝昼夕夜“,大到整个人生的四时“元亨利贞“,如果咱们不是能改变天地和历史进程的人物,就不要和天斗,和命搏,该到什么阶段就该做什么事儿,就会逢凶化吉,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明白的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不可以将两句本不相邻的话放到一起来提问题,这是很不正常的。按照题面,这个问题是无法解读的,因为问题不能成立。原因是,这两句话单独放在一起,根本不具有逻辑和因果关系。回答一个问题,需要读者付出时间和精力,所以希望提问者,能够学会尊重读者!
《素问.四气调神大伦》:“夫四时阴阳者,是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是原文。
需要解释一个名词,这里说的圣人并非指圣贤,而是指有大智慧的人。
阴阳交合四季变化,是万物(泛指一切生命体)发生和生长的根本条件。所以有大智慧的人,会利用春夏两季阳气旺盛时,通过食物或运动等不同方式蓄养阳气,保持生长的需要。同时,也会利用秋冬阴气上浮的时机,蓄养阴气,保持收藏的需要,这是遵循阴阳四季的变化中规律,这样就能够和天地万物一样,在与四季变化中保持平衡的发展。违反这个根本规律,就会伤害真元之气而破坏生命力。所以,阴阳四季的变化,即是万物发生的起点也是死亡的重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阴阳四时,阴阳变化为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温气升发,积温成热,凉气肃降,积凉成寒。四时阴阳,是阳中有阴,水中有火,阳气上升。无水不蒸,内经云精化为气,此之谓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夫阴阳四时,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意思是说日月四季造就了这个活生生的世界。故阴阳四时,是死生之本,有终有始,意思是说岁月静好成就了美丽心情。懂得珍惜岁月静好,懂得掌握四季轮回法则,顺理尽性,敬天保民,则天人合一,万邦协和;不顺天时,则生灾害;顺则去疾,吉祥如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