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麦返青期到拔节期有什么施肥特点,如何施肥才能保证后期产量?
小麦,追肥,生长小麦返青期到拔节期有什么施肥特点,如何施肥才能保证后期产量?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适时除草,预防春冻:
(一)化控除草:冬小麦化学除草一般在秋播后1个多月即越冬前进行效果较好,如冬前未能及时除草,春季麦田气温回升后进入返青期亦可进行化除,且宜早不宜晚,过晚因麦田遮蔽,除草效果欠佳。
1、双子叶杂草:亩用75%苯磺隆1g或15%噻吩磺隆10g加水喷雾防治。
2、单子叶禾本科杂草(节节麦、野燕麦等):亩用3%甲基二磺隆乳油(世玛)25-30ml或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骠马)60-70ml喷雾防治;要严格注意用药量和喷洒均匀,以防对麦苗造成药害。
如单、双子叶杂草混生,上述药剂可混合使用。
(二)预防春冻(倒春寒):
春季冻害(倒春寒)是冬小麦较为严重的灾害,去年4月6-9日陕西关中突发的倒春寒使冬小麦多数田块减产30%以上,严重田块减产幅度达50-70%。
1、防春冻最有效的办法:是要密切关注春季天气变化,如天气预报有大幅度降温,可在降温天气来临前及时向麦田灌水。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的热容量大,因此倒春寒来临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多,水汽在凝结时,能释放出潜热,可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倒春寒(春冻)有较好的效果。
2、预防倒春寒还有一个老办法就是釆用烟雾驱寒。即在倒春寒来临的夜间在麦田周围点燃柴草生烟,以烟雾驱散寒潮。但这种办法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影响民航飞行安全,应注意慎用。
3、已发生春冻麦田的补救措施:对已发生春冻的麦田,可采取以下补救措施:(1)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如亩施尿素10kg),以促苗早发,提高2-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2)中耕保墒,蓄水提温,能有效增加分蘗数,弥补主茎损失;(3)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可促进中、小分糵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明显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
三、主要病虫,及时防治:
(一)小麦“返青-起身-拔节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此期小麦主要病虫害是“三病两虫”,即: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红蜘蛛、蚜虫。可通过每亩喷用15%粉锈宁粉剂70g、5%井岗霉素水剂150-200ml、0.9%阿维菌素3000倍液等药剂防治。
(二)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成熟期”主要病虫害防治:该期小麦主要病虫害亦是“三病两虫”,即: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吸浆虫。可釆用混合药物配方分两期防治:
1、在“抽穗-扬花期”第一次喷药,配方为:多菌灵50%粉剂100g+粉锈宁15%粉剂70g+12%特普唑80g,混合后兑水50kg。
2、在灌浆初期第二次喷药、喷肥,配方为:15%粉锈宁粉剂70g+50%抗蚜威8-10g+磷酸二氢钾(按0.5%浓度计算用量)兑水50kg均匀喷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江苏徐州的农村人
首先需要知道返青期:1、因为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所以小麦返青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在2月底至3月底左右。2、返青其实就是指小麦越冬以后,麦苗越冬叶与心叶开始恢复生长逐渐变成绿色,因为季节气温不是很稳定,忽冷忽热,昼夜温差较大,需适当较水,防止麦苗冻伤。
其次需要知道拔节期:以节间长出地面2厘米左右为拔节期的主要标志, 进入拔节以后,分蘖迅速向有效和无效两极分化,界限逐渐分明,以拔节期到抽穗前是小麦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穗叶茎等器官同时并进,叶面积及茎穗的长度和体积成倍或几十倍增长,干物质积累也进入迅速增长阶段。
施肥主要是尿素为主,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磷肥、钾肥,一般情况下,正常的麦田追施尿毒10-15kg/亩,需要磷肥或钾肥,可追施磷酸二铵5kg/亩,另外,如果土壤较肥沃的地块,小麦长势好,追肥量可适当减少,比如5-8kg/亩,相反,如果是比较贫瘠的地块,小麦长势较弱,追肥量可适当增加,比如15-20kg/亩。
特别注意:根据苗情施好返青拔节肥(消除春季施肥会贪青迟熟的误区),看苗情长势一般在3月15日至3月25日,亩量尿素20公斤,对于长情示弱及落黄田地,应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亩量尿素10到15公斤,促进分蘖,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再施尿素十公斤左右,促分蘖成穗。
疫情面前一切安全第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麦是我们国家主要的粮食作物,长城以南、岷山以东地区均可见小麦的身影,其一生需要经历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10个不同的时期,同时还需要吸收水分、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才能完成根、茎、叶、花、穗等器官的生长与成熟。
由于各个栽培区域、不同的农户、不同的地段自然环境、土壤肥力、施肥措施、返青小麦的长势不尽相同,对于返青期到拔节期小麦的施肥,应该综合考虑小麦整体的需肥特性、返青期麦苗的生长情况,才能较好的保证小麦后期的产量。
一、小麦的需肥特性
小麦对于肥料的需求主要侧重于氮、磷、钾三种营养物质。根据农业技术人员的研究资料显示,每生产100kg的小麦子粒,需要吸收纯氮3.1kg左右,纯磷1.1kg左右,纯钾3.2kg左右,三者的比例约为2.8:1:3.0。需肥量因自然环境、产量水平、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对于氮、磷、钾三种物质的吸收是随着生长不断变化的,一般在小麦起身以前,对于三种物质的需求量较小;起身以后的小麦,随着茎、叶等部位的不断生长发育,对于三种物质的需求量开始加大,尤其在拔节期到孕穗期之间,对于氮、磷、钾三种物质的需求量最大;到了小麦的生长后期,对于钾元素的需求量开始降低或者出现排外的现象,对于氮、磷两种元素吸收逐渐进入最大。
二、返青期到拔节期小麦施肥技术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小麦在入冬前形成壮苗和能够较好的完成分蘖,在播种前后会施入一定量的底肥和种肥,冬前还会施入一定量的分蘖肥,因此冬天过后小麦的生长情况受环境、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长势,虽然进入返青期后是小麦重要的追肥时期,但仍然需要区分弱苗、壮苗、旺苗三种情况,采取不同的施肥方式。
上一篇:如果这几天头痛、乏力、呼吸困难,想和家里人分开几天,可以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