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感觉农村女孩读大学的很少?
农村,女孩,孩子为什么感觉农村女孩读大学的很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里活太多,父母不愿意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荣幸可以回答
以前那个年代,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导致这样
但是,现在应该好很多了吧,男女应该差不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在我们如今生活的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已经不存在什么农村女孩读大学的机会比较少,在农村读大学的女孩也是很多的,这个问题是带有偏激性,如果在一些偏远的山区,不光是女孩,男孩儿也会有,很少的读书机会,因为它们的交通和教育方面不是很优厚,随着我国教育方面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机会进行高等教育的,每阐述一个话题都要有数据验证哦,吉林万通老师为你解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农村女孩儿上大学的很少?这个问题我有切身感触,因为我就是农村出来的。
第一、贫寒的家庭状况催生出了农村父母的功利思想。
都说“养儿防老”,在农村很少有女孩结婚了还能来服侍父母、尽忠养老的,因此农村人的传统观念中“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理念其实无形中残害了无数的优秀女孩。每个做父母的都想着自己的儿子将来挣大钱飞黄腾达然后自己就可以顺带着享福了,因此,在本就不宽裕的经济条件之下,农村父母想当然的会尽己所能把最好的资源全部分配给儿子,而同样作为骨肉的女儿,则必须无条件支持兄弟。有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在农村,年龄稍大些的男人基本都能认识字,而农村妇女则很多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更有甚者,很多农村妇女一辈子都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何其悲也!
第二、封建礼教及传统观念对农村女孩儿的人生剥削。
在甘肃的一些偏远山区,农村女孩儿10多岁就早早嫁人了,为什么?因为,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女孩一生的使命就是相夫教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做一个三从四德的好女人既是当地人对女孩的最高褒扬,也是对女人人权的无情践踏。在很多热衷宗教之人的眼里,过了14岁还不出嫁的女孩儿是“不洁”的,一旦十五六岁还没嫁人,就很可能面临一辈子嫁不出去的窘境。当代人的闲言碎语,宗教教条的无理批判,再加上为人父母同样也没有多少文化,女孩儿的一生,就在花一样的年华被早早送出了门,成为了他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不识字、不读书、不见世面,只要能生孩子,只要能干农活,这就是一个好女人。因此,很多女孩儿一生下来,就注定了一生的悲剧,很多女孩还未成年,就要面临人生的剥削,就要成为落后世界的牺牲品。
第三、高昂彩礼把农村女孩儿的婚姻变成了一场交易。
农村一大怪现象就是,普遍穷,彩礼奇高。很多农村家庭都有两三个孩子,不可避免地,每一个父母都要面临一场灾难:给儿子娶媳妇儿!在曾经一度被认为朴实、节俭、友善的农村,无论哪家哪户,只要一面临彩礼问题,都会板起一副脸孔六亲不认。你很难想象,在打工一年还收入不到3万的农村,彩礼竟然已经飞飙到30万,多么恐怖又触目惊心,但这的确是事实!因此,很自然地,重男轻女催生的恶果是,哥哥要娶媳妇儿得先嫁妹妹,哪怕是离过婚的二婚女人,在农村也已经飙升到了20万,这样一个血淋淋的现实面前,许许多多的农村女孩儿就成为了兄弟结婚的救星、父母养老的依靠。甚至,许多女孩儿被无良父母一卖再卖,竟然成为了敛财的工具。如此怪象,简直想都不敢想,却又真实地发生着!
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农村女孩儿的求学之路成为了一条万里长征,只有少数家庭富裕且父母开明者,才能有幸接触知识,走向大学,向自己的人生理想迈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女孩上学的数量应该是增加的,但大多都只完成初中学业甚至只是小学。
1、部分农村、山区重男轻女或经济实在困难,不愿支付学费,孩子早早辍学帮家里干活或外出打工。
2、社会发展迅速,人心浮躁,静不下心来学习,外面的花花世界对他们吸引力更大。
3、没有良好学习环境,家人对此不太重视,从而觉得识字、不是文盲便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