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僧处处防着自己的徒弟,却不知道防妖精,这是什么处世之道?
唐僧,徒弟,自己的唐僧处处防着自己的徒弟,却不知道防妖精,这是什么处世之道?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了怕孙悟空不听话,上级还给孙悟空戴上金箍,还教会唐僧咒语。为的就是关键时刻拿出来治这个不听话的东西。
唐僧为什么不对付妖怪呢?
第一、他没那个能力,他虽贵为一把手丶大领导,但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既不能象孙悟空一样上天入地,有七十二般变化降妖伏魔。也不能象另二位同伴使枪弄棒。你让他怎么对付妖精?
第二丶任何一个组织都有组织架构。内部有层次,有分工。他是领导,主要负责指明方向丶道路,不断给下级打气。发挥团队整体优势,进而达到组织目标。而孙悟空、猪八戒丶沙僧三人才是对付妖精的人,他们有责任,也有能力这样做。可以说对付妖精是他们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再说一下为什么专门对付自已人吧。这正是唐僧的职责所在。
做为领导必须要保证团队的思想一致丶目标一致、步调一致。这样才能胜利。这就要观察下级的一言一行,知道他们想什么,工作是否认真尽责。对不听话或循循善诱,好言安慰,或打板子以示惩戒。总之,是拨正航向,保证完成神圣的使命。这就是唐僧这个领导的职责所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明白,这三个徒弟之前都是妖精,悟空是顶级大妖,徒弟之前干的事都不是好人能够干出来的。
虽然跟了唐僧,但是唐僧也不免犯嘀咕,江山易改本性难除,唐僧做为名僧怎么会不懂?
三个人虽然一路保护妖精,但是基本妖精都被徒弟三人能治住,时间长了唐僧就明白三人的战斗实力保护他不受生命危险是可以的。
但是人心隔肚皮,唐僧怎么知道三个人的心理想法?
所以说唐僧开始之时必然防备三个徒弟,但是经历过长时间的磨合,这种防备心理必然降低。
人之常情,防人之心不可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通俗说法是:攘外必先安内
佛家说法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取经容易吗?不说妖怪,人到处惹事。师傅擦屁股,好擦吗?西天不到全不行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唐僧不怕妖精,反正有三个徒弟功高盖世。尤其是孙悟空,打不赢的时候总有观音菩萨出来助他一臂之力。所以妖精对唐僧无害。至于为什么要提防徒弟,原因是三个徒弟都比他本事大。不得不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唐僧的人物设计上就是这样的,他要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象,是想要表达当时那种“内王外圣”的态度,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好的,在内部没有完全形成充分的信任和凝聚力时,对外部是没有任何威慑力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水楼台先得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这个问题有些诟病,不应该说唐僧为何处处防着自己的徒弟,或者你可以这么问:为何唐僧处处管着自己的徒弟,对自己的徒弟那么严厉?其实出家人慈悲为怀,故事背景之一,唐僧为如来弟子金蝉子所转世,而转世后也是做了十世的好人。像这样的一个好人又怎会去处处防着别人的?我来说两点:
一,唐僧跟队伍里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是师徒关系。在古代尤其是佛门师徒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比较严肃的,师父管教徒弟,严格一些也是符合当时人物背景的。
举个例子,大师兄在三打白骨精那段屡次被师父训斥甚至要赶他走或许是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其实这很好解释:佛门中人首先戒杀,要有慈悲之心。当时唐僧还是凡夫地僧人,虽有普度众生大愿,奈何肉眼凡胎所以才要西行求取真经度脱世人。大师兄屡次杀死白骨精所变化的人,这在唐僧这个师父这里是肯定不能允许的,这也体现了佛家所说的众生平等的精神,唐僧是爱惜生命的人,对大师兄也是痛惜其杀心太重才会赶他走。其实大师兄并没有真的怪师父赶他走,不然之后也不会跟随八戒去救师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