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没有和“君子和而不同”意思相同的句子推荐?
君子,小人,论语有没有和“君子和而不同”意思相同的句子推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也就是求同存异的意思。还是“君子和而不同”言简意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语》子路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追求用正确的意见与人相处,将一切都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是盲从附和。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不讲原则,不分好坏,也不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论语》中,类似于“君子”和“小人”的句式有许多处。笔者在这里举出几例。
《论语》为政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为人处事考虑比较周全,与人合作讲究的是团结而不是勾结,不跟别人攀比。小人总是跟人攀比、与人相处是不讲原则的勾结而不是团结,考虑问题总为自己着想。
《论语》里仁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为人处事重视的是一个“义”字,而小人只重视一个“利”。
《论语》述而篇:“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意思是:君子的心地总是平坦宽广,而小人总是忧郁不安。
《论语》颜渊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意思是:君子的德行风格就像风,雷厉风行。而小人的徳行风格就像草,随风而倒,没有原则。
《论语》子路篇:“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意思是:君子做事比较自负,但不盛气凌人,不骄傲自大。小人做事不安心,却盛气凌人,傲气十足。
《论语》卫灵公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向内求,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小人苛刻要求别人,总是向外求,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反省自我。
其实,论语有关“君子”和“小人”的论述,都是相对的,“君子”和“小人”就好像存在于我们内心的两个小人,“君子”的成份多了,“小人”的成份就会少很多。反之,“小人”的成份多了,“君子”的成份就会少很多。做到每日反省,让“君子”这个小人物渐渐长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语出《论语•子路》,意为君子见解不同也能相互尊重和睦友善,小人反之。
类似的话是“存大同,求小异”。
这两句格言的意义,建立在“每个人都不可能对每件事都看法一致”这一基本原理上,只要大的原则一致,可以宽容别人在小事儿上跟自己看法不一致。
著名的例子是抗日战争期间的国共合作,国共两党分歧巨大,但民族危亡关头,抗日救国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合作诚意最大,所以最后取得政权,这也是中国文化中推崇君子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
团队精神也是这样,成员之间大的原则上保持一致,小的方面可有不同看法,这其实是宽容。只有宽容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也是这个道理。
中国文化“润物细无声”,于不知处发挥重要作用,才保障了中国历史绵延不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同小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君子不重则不威。”这是我最喜欢的,推荐给你。
什么意思呢?孔子认为,一个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这句话的重点在于这个“重”字,“重”是指庄重,踏实,安稳。
如何才能让人觉得你踏实,安稳呢?它的背后一定是有原则,有立场。一个人如果稍微受到点压力或者诱惑,甚至别人拍他一下马屁,他就动摇了,把那些所谓的原则啊,立场啊,都给丢了,你还会觉得他有威严吗?
老子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重为轻根,静为噪君。”就是说一群乱哄哄的人群中,最安静的那个人,往往最有话语权,他一开口就是重要的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君子“周而不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核桃树哪种嫁接方法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