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不乖可以打吗?会不会留下阴影?
孩子,自己的,父母孩子不乖可以打吗?会不会留下阴影?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忽视孩子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尽量别去打,好好跟孩子沟通,好孩子是说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不乖为什么要打呢,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记忆力越来越强,肯定对自己印象深刻的事难以忘记,也可能会留下阴影。
首先,孩子的成长犯错误是难免的。但是用打的方式解决问题,是不可采取的。孩子犯了错误,我们做父母的只要做好两个字就可以,那就是耐心。耐心的开导孩子,耐心的和孩子解决问题。其次,孩子只有在不乖的时候才说明他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思想。
以上是我的个人建议,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不可以打孩子,要看家长愿不愿意付出代价。以暴力来制止孩子最简单,效果立竿见影,但是会滋生新的问题,付出这样的代价值得吗?
为什么不要打孩子
1.孩子学会使用暴力
孩子会模仿大人,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我女儿两岁多时,犯错了老公会单独教育她,边打她边说:“打你是为了长记性。”结果后来小侄子过来玩,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女儿直接上手打他,还“一本正经”地教育他:“打你是为了让你长记性!”
哈佛大学犯罪学家研究发现,儿童在早期发育阶段所受到的影响导致了他们在日后做出反社会的暴力行为。
违法犯罪的苗头早在孩子三岁时就有所体现——早在他们接触到家庭以外的不良影响之前。
打孩子无法教会孩子正确的行为准则,只会让他相信谁的力气大,谁就说了算。
2.会降低孩子的自我评价
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的敏感和关键时期。原本最亲近的人以暴力伤害自己,孩子会对个体价值产生怀疑,认为自己可以被暴力对待,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
孩子的内心是很敏感的
有人说打孩子只要态度好,语气平和就可以作为惩罚手段,但世上根本不存在打孩子的恰当时机和安全方法,暴力就是暴力,既然我们不能容忍家庭暴力,就不应该为育儿过程中的暴力行为找借口。
惩罚为什么也不合适
因为感情上的折磨不会带来任何积极的结果。
1.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你给她巧克力,是因为爱她,但是她不听话就拿走,那孩子从惩罚中学到的是:如果不顺从妈妈,就会失去妈妈对她的爱。当孩子认为妈妈对她的爱有条件时,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2.孩子习惯压抑自己的本性
如果你给她巧克力,就是为了让她听话,不听话就拿走,孩子会感觉到你在试图操纵她的行为,她学到的不是行为错误了要改正,而是想要如愿以偿,就必须先服从妈妈的指挥。
你认为以她心爱的食物作惩罚最有效,却忘了自己的初心不是要她顺你的意,而是希望她的行为更加得体。以惩罚来对治,并不能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标准产生正确的认知,舀东西被罚,明天就变成抓饭,抓饭也被惩罚,后天改成敲桌子。
看问题描述,她把自己碗里的东西舀给大人也许不是在玩,而是在模仿大人的行为——我女儿也是两岁多开始学着大人的样子,给旁边她够得着的所有人夹菜——这件事你可能从头到尾都误会了孩子。
这也是为什么晚上你给孩子道歉,讲道理,孩子仍坚持自己没有错的原因——她真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没礼貌——大人可以给别人夹菜盛汤,她为什么不行?
孩子行为“不当”时,家长怎么处理合适?
有一次跟家人在饭店吃饭,女儿突然开始踢桌子腿,那个桌腿包了一层金属片在外面,踢起来通通响。我是这么处理的:
1.弄明白孩子的行为动机。
我:我听到通通的响声,你在做什么呀?
女儿笑嘻嘻的说:“我在踢桌子玩。”
我:你是喜欢这个通通的声音吗?
“是呀!”女儿继续在踢。
人多吃饭,孩子表现会更兴奋。
2.对孩子的感受表示认可
弄明白孩子的行为动机后,再对症下药。
我:我也觉得这个通通的声音很有意思,不过现在大家在吃饭,桌子被踢得都摇起来啦,这样大家吃饭不方便哦!
上一篇:疫情后商场复工有什么仪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