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科技部、教育部废除SCI论文数量至上,你怎么看?
论文,化生,科技部科技部、教育部废除SCI论文数量至上,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石激起千尺浪。教育部、科技部这两天投下了两块巨石
第一个《意见》2月21日,教育部和其他两个部委,先发了一个意见,是关于专利的。里面说,高校停止资助专利申请,停止专利申请的奖励,要考核专利的质量,专利的转化率。这个我相信大家都容易理解。
现在讨论一下第二个意见,2月22日,教育部和科技部,再次发了一个意见,是关于SCI论文的。里面说,要正确看待SCI论文,正确看待高引用文,职称评审、学科评审等不能把SCI指标作为评审依据。注意,注意,这里面提的是”SCI指标“,不是SCI论文。
在《意见》里,SCI论文和SCI指标的定义指标
一、论文
论文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成果。一个科研人员,尤其是搞理论的,像数学、物理、生物等,最终都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文字,有的写成书,有的写成论文。像高斯,别人辛辛苦苦搞出了一个定理,然后他轻描淡写地在某封信里面说了几句,那个成果就归高斯了,让别人极为郁闷。
二、SCI
SCI论文就是发表在SCI收录的期刊里面的论文,除了SCI,还有EI(工程索引),也是著名的索引系统。在中文期刊里面,有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也有好几个单位创建研制,最有名的就是北大核心期刊。
SCI就是一流杂志大家都比较公认,所以说SCI比较权威。但一定在SCI上发表的文章高于其他期刊的文章吗?不一定。像日本很多诺奖工作的论文都没有发表在SCI上,只发表在日本国内的杂志上。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他发表的论文只是张贴在一个很小很小小的研讨会上。
三、SCI指标
教育部对SCI指标有明确定义,包括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排名等。这次教育部明确的是在职称评定中,不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判断的直接依据。这句话什么用意思?
在职称评定中,不看论文数量。原先论文数量是一个关键指标,不单单学校对教授们有论文数量要求,老师对博士也有论文数量要求。现在看的就是你的成果大小。比如,我曾经看过一位破格提拔的教授,从博士到教授,大概花了3年时间,发了40多篇SCI文章。我都呆了,问了下教授们,教授们说没问题,写论文有一定套路,满足了非常快。这个数量远远多于爱因斯坦的论文数量。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5篇论文.这每一篇论文都开创了一个新领域,每篇的分量都极重。那一年被称为爱因斯坦的奇迹年。而我们的教授发表了40篇,即便了400篇,也比不上爱因斯坦半篇论文的分量。还有高影响因子,被引次数。自媒体作者都明白,紧抓热点的文章总是被引的次数多,这跟文章的水平没有直接关系。在科学研究里,也有热点问题,我们的科研工作者极擅长抓热点,世界上流行纳米,就研究纳米,流行石墨烯,就研究石墨烯。
最后,希望大家对育部这篇《意见》不要只盯着SCI指标,要分类评估,对于工程类的学科,要评价产业化的实际效果,不以论文作为单一评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2号下午网络上突然开始流传一份教育部和科技部的联合发文,文件提到为破除论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高校良好创新环境,加快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教育部、科技部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扭转当前科研评价系统中过度使用SCI论文作为指标的现状。
教育部和科技部要求各“双一流”建设高校,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根据《若干意见》落实和整理相关经验,其他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则根据自身情况参考执行。
俗话说越缺什么越强调什么,加上是对高水平大学的要求,且由国务院两部门的联合发文,说明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势态。
SCI论文为什么能在当前(甚至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成为衡量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呢?就是因为发表高水平论文几乎是学术圈子人员“升级打怪”的唯一游戏规则,几乎圈子里的每个人都在追求。
学术圈子的鄙视链很简单:发了论文的嘲笑没发的,发英文期刊的看不上发中文期刊的,发了影响因子高的鄙视发影响因子低的(生命科学的同学是何其幸运)。不仅仅存在鄙视链,更重要是发高水平论文(Nature、Science等)会带来的社会名誉和资源(资金、实验设备、人脉等)的提升是巨大的。
无疑学术问题的研究和落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功高志伟。但进行学术研究的是谁呢?是一群智商较高的人。既然是人,那人性的善与恶也必然存在于这群高智商的人中。
看起来体面,但在众多的学术人员里也分“三教九流”:有的人是在纯粹地追求知识,有的人则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陷入名和利的漩涡。这帮人里纯粹想突破人类文明极限的大约有两成,剩下八成的人和普通的办公室白领没有太多不一样(单纯追求名和利的大约也有两成),只是工作岗位不同罢了。
坊间流传一个“读博毁一生“的段子,看似玩笑,却也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不寻常。20世纪初那帮近现代物理学大师和民国时期中国的各种大师显赫的家室似乎也表明,纯粹的学术研究不是普通人玩的游戏。
普通人的生活里只有一个任务:改变自己的命运。有标准总比没标准好,改变命运需要的就是懂得利用规则去获取收益。SCI论文就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改变自己命运最重要的游戏规则。
资源是永远不够的,高考也是一场残酷的游戏,如果全中国到处都是985高校,或者考生足够少,孩子们还需要那么辛苦吗?正是因为资源不够竞争激烈,并且人类社会需要把人合理分配在社会金字塔的各个部位,相当一部分人注定会被自然安排在金字塔的中部和底部,会利用游戏规则和掌握资源的的人自然也会走向金字塔尖。
用句流行语就是,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在“改变自己的命运”,工程院院士为白酒站台不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嘛!
大胆地预测一下,2020年的高考不会延迟举行
过度依赖SCI作为高校、研究所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标,弊端显而易见(使劲灌水发paper算是好的了,更恶心的事多的很),变革也不在于一时半会,世界没有一个地方能把这件事做到完美。到底该怎么样科学地评价学术研究,又怎么让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很难有答案,我们不妨把这些问题当做概率题来看(风险投资),不求处处完美,只要全局的投入产出达到一定的目标即可。
上一篇:儿童吃羊初乳蛋白质粉上火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