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第一回中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下联是什么意思?
红楼梦,宝玉,为有《红楼梦》第一回中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下联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大意是说,把假当真的时侯,真亦会以为假,因为你改变了真假的标准!把无当有的时候,有也被认为无,因为你改变了有无的尺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下联的意思是 把没有的当成有的,有的也就成为没有的了。
这是甄士隐在梦中所见的对联,在第5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也同样看到,两次出现,是着意强调。同时也借此点出,甄的遭遇和归宿是贾的一生的道路的缩影。
作者用高度概括的哲理诗的语言提醒大家,读本书要辨清什么是真的,有的,什么是假的,无的,才不至惑于假象,而迷失真意。小说中借\"假语村言\"将政治背景的\"真事隐去\"。用意是为了避免文字之祸。如说成\"接驾四次\"的江南甄家,也与贾府一样有一个容貌,性情相同的宝玉。后来甄家也像贾府一样被抄了家。这都是作者故意以\"贾\"乱\"甄\",\"以\"贾\"作\"甄\"。此外,如作者不明写秦可卿诱惑宝玉,而假借宝玉做梦,等等。以与这副对联所暗示的相契。
如果从文艺作品反映现实这一特点说,弄清\"真\"与\"假\",\"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此,鲁迅曾有深刻的论述:\"凡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亦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便不至于感到幻灭,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其真实,正与用第三人称时或误用第一人称时毫无不同。倘有读者只执滞于体裁,只求没有破绽,那就只看新闻纪事为宜,对于文艺,活该幻灭。而其幻灭也不足惜,因为这不是真的幻灭,正如查不出大观园的遗址,而不满于\"红楼梦\"者相同……我宁看红楼梦,却不愿看新出的\"林黛玉日记\",它一页能使我不舒服小半天……幻灭以来,多不在假中见真,而在真中见假。\"(三闲集,怎么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生是各人思考!变化的结果!如金属本来
在地里!人把它变成了飞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身就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梗峰下玉灵通,
行入红楼梦一生。
太虚幻影有空无,
烟波红尘似油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意思是:假的当作真的,时间久了假的就被认为是真的了,真的就成为假的了。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存在的东西时,那捏造的事实甚至比存在的事实更显的真实。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一回》,是太虚幻境的一副对联。
甄士隐在炎炎夏日午睡,梦到了一个和尚一个道士,带了通灵宝玉下得凡来,他主动上前搭讪,想看看这块玉,拿过来,结果还不及细看,就被对方抢回,说是太虚幻境到了。于是,在太虚幻境大石牌坊两边,就有这副对联。
而在《红楼梦》第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之“真如福地”联出现了两句相似意思的对联:“假作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祖宗的最朴素的辩证法,亦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文化财富。“无为有处有还无”的意思,按草根的理解,是著者要你自己去判别真假,认真体味“真有”或“真无”,有就是“无”、无即是“有”,真“有”即“无”、真“无”即“有”。若单从字面上分析,认真你就输了。
上一篇:足月低体重儿在保温箱长的快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