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说“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闻名不如见面,水浒传,刘备为什么说“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说“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出自《水浒传·第三回》
解释:听到某人名声,不如见到本人;见到本人,感到比听说的更好。
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史进结交少华山上的朱武、杨春、陈达,被人告发,史进为了朋友,大闹史家庄,与朱武等人一起跑到少华山。史进不愿落草,辞别朱武,前往延安府寻找师傅王进。
在渭州,史进遇到鲁提辖鲁达和李忠。三人谈话时,结识了被郑屠欺侮的金氏父女。鲁达路见不平,次日一早,到客店解救金氏父女,然后到郑屠店里惹怒郑屠,三拳打死郑屠。
扩展资料:
《水浒传》的创作基础
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摘自《水浒传·第三回》。其中有段描写鲁提辖见到史进时的对话。鲁提辖道:“阿哥,伤感文章,你莫不是史家村甚么九纹龙史大郎?”史进拜道:“小人便是。”鲁提辖连忙还礼,说道:“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这意思是听到某人名声,不如见到本人;见到本人,感到比听说的更好。
鲁提辖和史进(网络图片)
鲁提辖见到史进,为什么要对他说“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这句话呢?一是,史进在江湖上是很有名气的“九纹龙史大郎”;二是,鲁提辖对名人带有尊重礼节性的话;三是,从内心表达了对名人史进的敬佩。鲁提辖这样一句话,既赞扬了史进,使史进听着这话很顺耳,又拉近了与史进两人间的距离。因此,两人大碗喝酒,倾诉衷肠,结为好兄弟。
事实证明:鲁提辖这句话主要是表达自己发自内心的对史进好感和真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和史进交朋友。这是鲁提辖在社交上粗中有细的典型实例。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是在社交活动中广泛使用的一句话,很现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在社交中经常说“百闻不如一见”的原因了。
我们在社交中也会时常遇到似鲁提辖这种情况。久闻大名,偶得一见,互相交流,成为好友。例如,我们在酒宴上,见到了名人,当人家介绍两人握手时,自己会不自觉地说:“久闻大名!”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或者说:“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的感叹。
总之,“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是人们在社交活动中使用的很聪明有智慧的一句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说“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这句话的意思我的理解是,对一个人见面了解,比只知道他的名声要好。
因为一个人在某一领域的杰出表现而出了名,成为名人,大名鼎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并不代表他各方面都好,也不代表什么工作都能胜任。你若要与他合作,或是有什么重要事情想托。那你就必须同他见面,通过喝茶聊天了,通过休闲散步了,对他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摸清他的道德品质和工作能力。毛主席曾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要变个梨子亲口尝一尝。就是说对任何事情和人,你要了解他,你不能只闻他的名,必须了解他的本质,你才能对他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你若果只根据他的大名,而不看他的实际能力给他安排事情,他若力不从心就会给你干砸了。
所以对一个人的了解。“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只有同他多面对面接触,比只闻名更能了解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恩师的邀请!
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因为人心鬼怍,明明一点小事,一个传俩,俩个传十,一个人加一句,到多人口里就成了一(虛假篇文章)。所以人不管怎么说,也不如亲眼一见。真象大白。闻为听,见为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正应百闻不如一见,眼见为实,不虚听识人识理辨证论断!民间佳话,常以传奇佳艺来广传,做为艺术赏听为精彩!但做为事实求实了解感知认识对象,还是亲眼一睹身感为佳,来不得半点夸张艺演之说……!眼见为实境状,是认证事物有力的资料!也是人们正确认知事物常用方法与观念!
上一篇:十岁小孩脾虚胃热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