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刷到视频说是北极甲烷即将爆发,那岂不是恶性循环,就没有什么办法控制吗?
甲烷,北极,水合物刷到视频说是北极甲烷即将爆发,那岂不是恶性循环,就没有什么办法控制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西伯利亚连续多年冻土融化的临界点可低至1.5C
有研究者分析了50万年间的西伯利亚多年冻土历史,发现“仅比今天稍暖的全球气候足以融化大量的多年冻土。”
八位专家进行的研究发现,永久冻土在1.5摄氏度时有一个持续融化的临界点,“可能会导致永久冻土中捕获的碳大量释放到大气中”。
从13万到11.5万年前的伊缅间冰期之间的北极气候是当今北极的一个可怕的类比
两项研究挑战了伊缅间冰期中北极条件的相关性。2012年《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的一项研究否定了北极在伊缅间冰期经历了夏季无冰的观点,并指出北极的温度比以前认为的要低,并且有证据表明冰盖的抵抗力更强-部分是由于北极海流差异很大。同样,另一项《自然》研究发现,格陵兰冰盖在伊缅间冰期中仅经历了中等程度的融化,因此,当时的海平面上升只能用南极洲的融化来解释。两项研究都表明,当时北极海冰根本没有退缩到足以暴露多年冻土的程度。
上图:前一个冰期到现在的大气温度变化。右侧定点为上一个间冰期——伊缅间冰期。看来目前温度还没有到那个高点。
“ ...的主要区别在于,今天的变暖是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较高,这“七天二十四小时”地进行着,也就是说,夜间的降温要少得多(昼夜变化较小);在伊缅间冰期,地球的倾角更大,有更多的季节性,因此冬天要冷得多,所以海冰的范围、厚度和体积会增加很多,而夏季白天则更热,但是晚上的冷却要比现在大得多(温室气体较少,昼夜变化更大);最终结果是,在伊缅间冰期中,冰层更加坚固;白天,格陵兰岛的温度更高,而在温室气体浓度较低的世界里,夜间则降温更多。 ”
总结
过度的准备总比没有准备好。不管是否能够控制得住。
但开采可燃冰作为燃料似乎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科学家考虑的是,平常个人只能看看新闻。自我约束一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类改造了自然,影响了自然,破坏了自然,自然的发展和变化千奇百怪,人类无法完全阻止。只能发挥才能,竭尽全力维护平衡,保存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自然人人有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目前还无法解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个事儿不是我们小老百姓能解决的,洗洗睡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首先视频内容还没有官方确定,作为个人不要盲目跟风,乱下结论。
2.假定是真的,即将来临的事实,我们也不要恐慌,放眼人类发展历程,经历了多少磨难,到最后还不都是让我们一一克服。
3.人定胜天,在相对发达的今天,相信咱们一定有能力去应对明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到来的,不妨暂持怀疑态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保护环境,爱护自然。
上一篇:疫情全球扩散是必然吗?整个地球未来的疫情呈现什么趋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