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东周列国志》虽然是一部历史小说,但里面人物故事都很丰富,你知道里面有哪些成语?如何评价?
东周,成语,列国志《东周列国志》虽然是一部历史小说,但里面人物故事都很丰富,你知道里面有哪些成语?如何评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先发制人”,在书中第三回兵法中提到了,意思是双方对战时先动手的一方往往是占据了有利形势,能够主动地把对方制服。
2.“大义灭亲”,是第六回中,说的是卫国大夫石碏为了维护正义,对自己的亲属都不徇私情而选择惩罚他们。
3.“不知去向”,第一回就提到了,宣王问红衣小孩哪儿去了,说不知去向,这个意思比较明显,就是不知道去了哪儿。
4.“面不改色”,好像是九十几回说蔺相如的,脸上一点颜色都没改变。
5.“见义勇为”,意思是见到符合正义的事情就勇敢地去做。书中第十四回说“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
6.“妙不可言”,美妙的没办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书中是“公子侧会其意,一吸而尽,觉甘香快嗓,妙不可言”(第五十九回)。
7.“正中其怀”,意思是正好和自己的心意相符合了。第八十七回,“孝公闻“伯术”二字,正中其怀”。
8.“滴水不漏”,严密的一滴水都漏不出去,必须说话做事很严密很周全。书中好像说的是公孙官率领军士抓人的时候说的。
9.妇人之仁,意思是和妇女一样软心肠,必须碰到事情时不识大体优柔寡断。书中第八十回,说“吴王有妇人之仁,而无丈夫之决”。
其实《东周列国志》中的成语特别多,至少有将近一百个成语我们后世一直在使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东周列国志》融合引用的史料多,时间跨度长,是我们国家第一个文化大繁荣的百家争鸣时期,后来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很多的文化统一了,所以就都就流传下来了。
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东周列国志》虽然说一部历史小说,但其中的历史故事并非完全是作者杜撰的,大多数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只不过作者对故事的情节做了一些润色而已。至少,作者是遵循历史事实的,并没有歪曲历史。所以,我认为一般读者可以它当作一部史书开看,帮我们了解一下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前中华大地上发生过的那一段段生动有趣的故事。
《东周列国志》中的故事甚至还能帮助我们佐证对历史的认识。比如成语“唇亡齿寒”、“假虞灭虢”,说的就是公元前655年,晋国设计说服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等灭掉虢国班师回朝途中又顺便把虞国灭掉了。这段历史故事在很长的时间里被历史学家们所怀疑,因为正史中对虢国和虞国这两个小国的文字记载很少。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学家在今天的河南省三门峡市发掘出土了大量的东周时期的文物,并证明此处正是史书中所说的虢国的都城所在地,人们才相信“假虞灭虢”这段历史是真实存在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知道里面有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还有奇货可居…很多成语故事,最吸引人的就是楚庄王的故事:当年轻的庄王刚继位时,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国内是反对派势力暗流涌动,国外是北方强邻晋国的虎视眈眈…楚庄王开始成天吃喝玩乐鬼混,也听不进忠臣们的逆耳忠言,甚至威胁:若再有人给他提建议必杀之!大臣苏护进宫,楚庄王就问他是不是来进言,结果苏护就说不是,是来让他猜谜:楚国山上,有只怪鸟,身披五彩,一停三年,三年不飞,三年不鸣,请问大王是什么鸟?庄王回答: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你等着!第二天,楚庄王早早起床亲自带兵操练,他的眼光早就看出来哪些人是忠臣良将和贤臣。没几年,楚国国内稳定下来,楚庄王又任用孙叔敖为令尹,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楚国国力迅速发展强大起来。楚国强盛后,楚庄王又与北方强国晋国大战一场取胜,洗刷了前朝总是与晋国交战失败的耻辱。乘胜利余威,楚庄王又率兵至东周国都附近搞大演兵,又故意问东周王室大臣王孙满:代表荆州的青铜鼎有多沉?王孙满知道楚庄王是在炫耀武力威胁王室,他回答:周王室能坐镇天下在德不在鼎,充满智慧的回答,让楚庄王退了兵,这就是成语一鸣惊人和问鼎中原的故事
上一篇:王者荣耀纯净苍穹和虚弱能叠加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