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雍正和同母的老十四不合?他妈也不待见老四呢?
雍正,生母,康熙为什么雍正和同母的老十四不合?他妈也不待见老四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清世宗实录》
看到了吧,这就是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在其子即位后的态度,她不满意。而其她也将不满意落实到行动之上。
雍正即位之后,作为雍正生母的德妃本应从妃子居住的永和宫移居太后居住的宁寿宫,她却执意不肯,诸臣为皇太后上徽号,她也不允。摆明了不承认雍正的皇位,让继位之路本来就饱受争议的雍正更加尴尬,也因此被人拿来当做话柄质疑雍正继位的合法性。
为何母子之间如此冷漠?这要从乌雅氏的出身说起。
乌雅氏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下皇四子,即后来的雍正皇帝,不过乌雅氏是包衣之后,身份低微。按照当时的情况:1、清宫中分位低的嫔妃没有抚育皇子的资格;2、清初后宫为防母后专权,也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3、康熙为了安慰当时刚失去孩子的皇贵妃佟佳氏(即后来的孝懿仁皇后),就将胤禛养在了佟佳氏膝下。
所以说,胤禛的儿时,是在佟佳氏的宫中成长起来的。而且佟佳氏性情温柔,喜爱孩子,她自己没有儿子,康熙二十二年生下的皇八女也早殇,对雍正这个唯一的养子还是很不错的。雍正帝对这位养母感情也是颇深,很多年以后,四阿哥即位登极成为雍正帝,对于孝懿的养育之恩依旧铭记于心,在给孝懿的册文中说道:“孝懿皇后亲自哺育尔主”、“徽音淑德,慈抚朕躬,恩勤备至”、“抚冲龄而顾复,备萌鞠育之仁,溯十载之劬劳,莫报生成之德”、“慈抚朕躬,恩勤笃挚”,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另一面的乌雅氏呢?她一直受到康熙的宠爱,共生育了三子三女,地位也是逐渐升高,成了德妃,也有资格抚养皇子了,可惜十几年的生疏,即使是血缘之亲也不能很快冲破那层阻隔。此时,雍正已经有了自己的性格,德妃也有了其他的孩子,虽然皇六子胤祚和皇七女早夭,她膝下还有皇九女、皇十二女和皇十四子胤祯,德妃对自己抚养长大的胤祯感情更为深厚,母子相处十分和睦。几年之后,雍正出宫建府,与生母的交流就更加少了。
在史料记载中,德妃乌雅氏并没有干政的表现,但她喜爱自己的小儿子是可以理解的,她也满心希望自己的小儿子能够继承大统。而到了康熙末年,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恰恰是她的两个儿子,这也是为何兄弟俩一直不和的原因,两人是竞争者。最终她的大儿子胜出。这对乌雅氏的打击是挺大的,才有了前面对雍正的不配合。
失落的乌雅氏很快就病了,雍正帝亲至永和宫,昼夜侍奉汤药。不过就在雍正元年的五月,乌雅氏病逝,终年64岁。
无论德妃生前给了雍正帝多少为难,母子二人有多少恩怨,雍正帝都在其死后给了她足够的哀荣。将她追谥为孝恭仁皇后,与康熙帝前面三位皇后一起祔奉太庙,谕旨:
“恭惟孝诚仁皇后元配,宸极,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继位中宫。孝恭仁皇后诞育朕躬,母仪天下。按先儒耐庙之仪:一元后、一继立、一本生,以次并列。今母后升祔位次,当首奉孝诚仁皇后,次奉孝昭仁皇后,次奉孝懿仁皇后,次奉孝恭仁皇后。如此庶于古礼符合,而朕心亦安矣。”
最后要说的是,乌雅氏的去世也给雍正不小的冲击,在野史中留下了他弑父逼母的说法。应该说,雍正确实狠辣,但乌雅氏并没有对雍正进行实质性的伤害,更多是老母亲的那种不配合罢了,对于同是政敌的同胞弟弟胤祯并没有痛下杀手,相比八阿哥和九阿哥,十四阿哥胤祯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葬孝恭仁皇后于景陵。乾隆、嘉庆间累加谥,全部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该有的,乌雅氏也都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母所生、不是一母所养、不在一起缺少亲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雍正他妈乌雅氏不待见胤禛,而待见老十四胤禵,这本身就没有什么史实上的依据。毕竟这种事即便有,官方也不会将其记录下来。所以说,咱们只能猜测一下。
首先,清朝后宫有一个很重要的规矩,那就是如果某个皇子的母亲位份太低,那么这个皇子一出生就要离开自己的母亲,然后被交给一些位份较高的后妃去抚养。
胤禛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出生时,其母乌雅氏尚未获得任何封号,所以他被交由贵妃佟佳氏抚养,一直到胤禛11岁时,佟佳氏因病去世,他才离开佟佳氏,回到了其母乌雅氏的身边。可以说,胤禛对佟佳氏的感情不是母子而胜似母子。
而胤禛11岁回到其母乌雅氏身边时,乌雅氏已被晋封为德妃。在此之前一年,乌雅氏刚刚生下皇十四子胤禵,而生胤禵时乌雅氏已是德妃了,所以她就有资格把胤禵留下身边抚养。
这时,乌雅氏一边是与她毫无感情的胤禛,一边又是自己亲身抚养的胤禵,而且双方又相差12岁之多,根本玩不到一起去。可以想象,乌雅氏对两位儿子的态度自然会有所不同。相比之下,她肯定是更喜欢胤禵,而从内心里会对胤禛有些芥蒂。
恐怕早年失去养母的经历,也影响到了胤禛性格的形成。青少年时期的胤禛喜怒不定,沉默寡言,而且自己主动与外界保持距离,隐居在雍亲王府,沉迷佛教,与和尚喇嘛为伍。
到后来,可能是因为年龄、性格不同,胤禩与年龄相仿的老八、老九、老十等越走越近,而胤禛则与年龄相仿的太子胤礽一党。随着康熙两次废掉胤礽,大阿哥胤禔倒台,八阿哥胤禩失势,胤禛和胤禵遂成为储位的重要人选,由此二人关系日益紧张,甚至形同陌路。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驾崩,胤禛继位,是为雍正。雍正帝继位之初,乌雅氏甚至拒绝了雍正晋封其为太后的提议,而且此后乌雅氏虽然半推半就地当了太后,但仅仅过了一年就郁郁而终。由此可见,乌雅氏对胤禛继位为帝的结果是不甚满意的,她的内心应该是更倾向于让自己抚养长大的胤禵为帝,这才是她更愿意看到的结果。
当然这些都是根据史实做出的猜测,历史上胤禛、胤禵和乌雅氏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她们之间又经历了哪些心路历程,这些可能就要永远埋葬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上一篇:如果步行和滴滴或者是开车,你更喜欢哪个交通方式?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