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面对有的不会种地的农二代,未来怎么发展,土地怎么处理?
土地,农村,都是面对有的不会种地的农二代,未来怎么发展,土地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去完成。
我这就是这样子,大多数年轻人都出去务工了,面对很多自己的地,这边都是通过流转的方式将土地租赁出去,拿承包费,同时务工又能拿一笔收入,有些老人也会把土地拿出来流转。
个人理由如下:
第一:政策许可
将按照“土地确权、两权(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价值显化、市场运作、利益共享”方针,依据土地有偿使用原则,对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实行有偿有期限流转制度
第二:需求问题
农二代不种地,国家出台政策,这一种需求,解决面对人口老龄化,年轻人都出去务工,用土地流转将散户,无劳动力,老龄户纳入,从而使荒废土地从新利用起来,提高土地使用率。
第三:解决问题方式
通过流转,合作社等方式从而有效解决不种地,有效利用土地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龄大的有心无力,年轻人不会种,这是农村一个难题,只能流转土地,流转给一些会种地,能种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乡村阿仔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关于农村二代不会种地未来怎么发展以及农村土地怎么处理我的观点是取决于农二代从事的行业和发展领域;具体可以从以下两点分析:
一,农二代职业发展方向,就拿我个人为例说吧,我是一个农村80后自小在农村长大跟所有农作娃一样都希望通过努力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后去大城市生活,但是多年打拼后自己并没有成为城市人,但是回农村自己也不能像父母一样去种田说实话认识农具但下田根本一窍不通。所以我觉得以我目前的实情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我对未来农村的发展还是很看好,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农村身边的一些农产品资源输送到城市,让更多的人可以吃到农村原生态产品不仅可以为家乡做些贡献带着农民脱贫致富,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份不错的事业。
二,土地资源整合,以前家里也是很多田地自从父母渐渐老去,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打理荒废了又可惜,父母就将一些比较贫瘠的田地种上了沙树和白杨树等经济作物保留了一些好耕种的田地。其实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土地处理方法,即保留了自己的土地又获得了经济价值。现在农村又兴起了土地联合承包制,未来农民可以将自己土地给专业的农业公司承包自己可以分红这也解决了一些在外务工而不得已荒废自己田地的问题。
总得来说农二代只要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使土地合理利用未来的农村还是有发展前景的;这就是我的分析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不会种地可以学习,那也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农二代不想种地,不想种地的可以将土地转让给有能力的人去耕做,自己收一点地租,不要将土地撂荒,那是极大的浪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做农民是需要情怀的,我个人是偏向做一个有思想,有情怀的农民。想想吻起来都香的土地,喝起来甘甜的山泉水,呼吸着清心的空气,心已陶醉!
农二代不喜欢参与到农村建设是暂时的,79年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民工投入到了城市工业化建设,一大批农民寄居在城市,孩子就成了农二代,农二代生话习惯逐渐改变,她们大部分在过节或扫墓时才返乡,慢慢农二代已失去对农村的依恋。这也是农村生产力被城市工业化吸引的结果。
如今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更加促使农二代对农村的依恋感。
从国家到当地镇府已意识到,农村的凋敝是目前全国人民们的心头之痛,农村的变化,需要农二代的参与。希望有识之士重视此问题,否则将来会更加无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开心能来回答这个问题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就是80后也不大会种地的农二代,十几岁就外出打工了,到现在很少种地,除非在家的时候帮家里干过农活,但是我觉得可以去学习,任何事都是可以做的,做人就是得脚踏实地嘛。
关于怎么去发展,现在农村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了,国家也是大力支持农名工返乡创业,对于在农村的话我觉得通过发展,前景也是可以的,外出务工的话也始终还是要回到家乡的,加上家里有老人小孩也方便照顾。
选择种地的话我觉得可以种植有经济收益的东西去种。通过一边学习一边发展,慢慢的绝对是可以的,也可以搞点养殖,慢慢来稳扎稳打!最主要的是多学习,虚心的去学习。但是自己还是得有计划的去做,不要盲目的去做有风险的事,特别是养殖,种植风险都是很大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