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暖春》这部电影在什么年纪看的?看过之后感觉如何?
小花,爷爷,她的《暖春》这部电影在什么年纪看的?看过之后感觉如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镜头一:小花手里拿着两枚刚从鸡窝里掏出来的鸡蛋,这一幕被春草看到了,她怒气冲冲地要抢小花手中的鸡蛋,结果啪的一声,鸡蛋碎了,春草心中的炸弹终于爆炸了,她一脚将小花的纸风车踢出去很远,又踩上几脚才解气。小花扑过来,抱住春草的腿,求她不要踩自己的纸风车。面对小花至哀至恸的乞求,镜头给了春草一个特写,春草此时脸上的神情半是动容半是愧疚。在此之前,春草其实并没有与小花有过多接触,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唯一的二人的交往就是小花刚来时春草拉着小花要把她送回原先的领养家庭。因此小花在春草心中其实并不是作为一个人存在的,她只不过是一个身世可怜的孤女这么一个符号而已,而仅仅作为符号存在的小花,于春草不具备触动力。而在此刻,春草亲眼看到了小花匍匐在她脚下,苦苦哀求,一个七岁的小女孩趴在她的脚下,请求她不要损坏奶奶留下的唯一遗物,此刻的小花才被春草人格化,所以她不得不愧疚、不得不动容。因为她知道自己对小花“偷东西(鸡蛋)”的指控可能只是以此为由头找个出气筒,而损坏一个七岁孤女的家人留给她的唯一遗物更非一个人而且还是成年人该做的事情。从这个时候开始,春草开始接受小花,而这种接受并非是表意识的,而是潜意识的,她开始接收与小花有关的信息,会关注小花做了什么,而不是完全地自我封闭,春草将心打开了一个口子,小花才能将温暖输送进去温暖她。
镜头二:春草娘来找春草,说隔壁村有一家没孩子的夫妻愿意接受小花,于是春草假意带小花骑自行车,将小花骗至那户人家,春草离开时小花挣脱春草娘的束缚,追了上去,拉住自行车后座不放手,即使是摔倒了,也不敢耽误地马上爬起来继续追。而面对小花的追逐,春草是怎么表现的呢?春草骑上自行车后速度并不快,因为她要频繁地回头关注小花的情况。她这样做是因为怕小花追上来吗?我认为与其说是怕小花追上来,倒不如说是期待小花追上来。若是怕小花追上来,她大可不必一步三回头地慢慢骑,而是一骑绝尘地飞驰而出,这样以一个七岁女童的脚力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的。她之所以频繁回头,是出于内心的挣扎。像罗丹的马身人首像那样,人总是在挣扎,是因为人本身便处处矛盾,而人性却也因为矛盾和斗争而彰显。春草也是一样,她既希望能送走小花,因为小花的存在总是提醒着她“生不出”的现实,但是善良的本性又告诉她小花和爷爷已是亲祖孙一般了,不应该送走小花;她的表意识告诉她送走小花,而她的潜意识却阻止她这么做。
影片中的春草后来骑着车摔倒了,倒在了旁边的农田里,自行车倒下来压在了她的身上,小花也因此追上了她,并奋力将自行车从春草身上移开。这一幕到这里便戛然而止,而下一幕便是小花躺在爷爷的屋里,也就是说,春草最后还是遵从了内心,将小花留了下来。也是在这个剧情之后,春草再也没有想过送小花走这件事。春草在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接受了小花,只是她还需要一些时间、一些机缘来接受自己。
镜头三:春草在屋内喝药,不小心烫伤了自己的脚,小花在屋外听见春草的惊叫,跑进屋去想帮忙,却被春草一把推开,使得小花的手撞到了碎玻璃渣,满手鲜血。打翻药碗烫伤自己,此时的春草又躁又恼,所以才会一把推开小花;而看到小花血淋淋的手时,春草的焦急气恼都从脸上一股脑地消失了,她偏过头,脸半边隐到阴影中,试探性地、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小心翼翼地喊了句“小花”。不是为自己的行为道歉,也不是问候小花的伤势,只是轻轻地喊了一句小花的名字,是因为她什么也说不出来了。此刻的她感动、愧疚都混杂在了一起,太多情绪涌上心头堵住喉头,化作一句“小花”。在胖婶的帮助下,春草敷了药上床躺着,小花跑过来探望她,她第一次轻言细语地对小花说“小花,让婶娘看看你的手”,面上满是柔情。此刻的春草已经没办法再绷着一张面孔对小花了,因为春草不仅从潜意识层面接受了小花,从表意识上也接受了小花。春草给自己内心构筑的堤坝早已千疮百孔,只等一个雨季就会决堤。
而这个雨季来得也很快,当她看到小花为自己抓的蚂蚱后,情感已是堵也堵不住地从眼睛中跑出来了,才有了后面具有仪式感认亲环节,否则春草与小花的关系可能会是春天的小河,渐渐融了冰雪、才会有温柔的春水。
(二) 以爷爷的心触动小花的心
镜头一: 孤女小花睁开眼睛,眼前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宝柱爹)。基于从前被虐待的经历,她像一只警惕的小兽一样从床头躲到床尾,在老人的一再安抚之下,她才慢慢放下戒备,接过老人递给她的贴饼子,甚至来不及咀嚼就吞咽了下去,像是吃完这一口就没有下一口这样急迫地吃着。吃完这块饼子之后,她跪下来,声泪俱下,恳求宝柱爹留下自己。她是这样说的“我会洗衣服、会做饭、会干很多的活,你每天给我一顿饭吃就行。”这句话颇有点劳动-报酬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在小花心中,对别人来说,自己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物件,甚至是多余的累赘,而她要通过证明自己于他人是有价值的,以此来换取他人对庇护,这种庇护是一种商业性的回报,而非由情感驱动的行为。这个时候的爷爷对小花来说,只是一个给了自己一块贴饼子的好心人,二人之间并没有天然的祖孙之情。
镜头二:宝柱爹和儿子宝柱、儿媳香草因为收养小花的事情意见不合分了灶,这天中午宝柱烧了鸡,给宝柱爹送了一份过来。面对鸡肉的香气,小花强忍住馋意,等爷爷下地回来再一起吃。是鸡肉对小花没有太大的诱惑力吗?影片中小花咽了咽口水,然后用手指浅浅的蘸了一下鸡汤,放进嘴巴里,满足地吮吸,鸡肉对小花的诱惑力可见一斑。但正是这个动作更加表现了小花的乖巧懂事,颇有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味。爷爷回来后小花从盘里挑了一块最大的鸡肉让爷爷先吃,爷爷却说“吃过了”让小花吃,鸡肉就在祖孙二人的推让间落在了桌子上。爷爷把筷子一撂,叹息道“你这娃咋这么不听话呢!”面对爷爷的责备,小花目光低垂,看向右下方,鼻翼翕动了两下,似要委屈地落泪,然而又强忍住了泪水,安静地抬起头,带着一丝恐惧地看向爷爷,平静地听候发落。面对鸡肉的掉落、爷爷的责备,小花不可能不委屈,但是她强忍住委屈,是因为她不敢委屈也没资格委屈。她是爷爷处于好心收养的,并非亲生的,所以没有资格委屈;爷爷只要愿意,随时可以把她送回原来虎狼巢穴一般的领养家庭,所以她也不敢委屈。这个时候的爷爷虽然是爷爷,但到底还不是亲爷爷,小花对爷爷并没有充分的信任,对自己也没有信心。
镜头三:快嘴婶给爷孙两送了两个熟鸡蛋,小花将鸡蛋藏到被子里,等爷爷回来吃。爷爷依旧说“爷爷不吃”,小花却说“爷爷不吃,我也不吃!爷爷打我,我也不吃!” “爷爷不吃,我也不吃”,默认了爷爷是一定要将鸡蛋留给自己吃、爷爷总会把好东西让给自己,也就是说,在爷爷心中,小花比自己更重要,所以小花能够以自己不吃为条件“要挟”爷爷,让爷爷妥协;“爷爷打我,我也不吃”,小花怕不怕被打?当然怕!小花正是由于原先的领养家庭的殴打与凌虐才逃出来的。那此时小花为什么又说你就算打我,我也不吃这个鸡蛋呢?是因为小花清楚爷爷舍不得打她,就算是动手,顶多也只会雷声大、雨点小地高高扬起轻轻落下。到这个时候,小花已经完成了心态上的转变。小花面对爷爷时,多了几分“任性”,正是爷爷对小花的关怀备至、对小花的全心奉献,是爷爷耗尽积蓄给自己买新鞋子、是爷爷跑了十几里地把自己从邻村追回来、是爷爷熬夜给自己做风车、是爷爷砍柳条编柳框希望能供自己上学,给了小花“任性”的底气,这个时候的小花已经有了爷爷给的充分的安全感,这份安全感包括,不会被殴打凌虐、不会不给饭吃、不会被抛弃。
上一篇: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禁忌及风俗习惯?你们知道多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