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慈禧当权时,紫禁城有多少侍卫,和之前有什么区别不?
侍卫,紫禁城,慈禧慈禧当权时,紫禁城有多少侍卫,和之前有什么区别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慈禧当权时,紫禁城有多少侍卫,和之前有什么区别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朝宫廷的侍卫大多是从宗室子弟和满蒙王公、勋戚的子弟中选拔。此外,清朝奉行的是八旗制度,其中,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由皇帝亲自统领,所以被称为“上三旗”。在选拔侍卫的过程中,上三旗旗人具有优先权。
管理侍卫的机构叫“侍卫处”,里面的最高领导人是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共设六人,上三旗中每旗选二人担任。
在领侍卫内大臣之下,还有内大臣(从一品,上三旗中每旗选二人)和散秩大臣(从二品,无定员)。隶属于侍卫处的侍卫分四个等级,共570人。其中,一等侍卫(也称“头等侍卫”,正三品)60人;二等侍卫(正四品)150人;三等侍卫(正五品)270人;蓝翎侍卫(正六品)90人。
以上是宫廷侍卫负责护卫皇宫内院,另外京城内的防务由步军统领负责,当时的步军统领叫九门提督。九门提督负责管理八旗步军营和巡捕五营,八旗步军营属于准军事部队,有2万多人。巡捕五营负责京城的治安,有1万人,紫禁城总计有侍卫3万多人。
慈禧当权时,基本上按照清朝的惯例安排侍卫人数,要说区别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攻进北京时,慈禧从紫禁城仓皇逃出身边居然没有侍卫。
当时的民间团体义和团势头迅猛,提出口号是“扶清灭洋”,慈禧这时候对于西方列强蛮横干涉朝廷内政不满,她想到了义和团这根救命稻草,希望能广泛发动民间群体的力量,来共同对抗西方列强的侵略。慈禧觉得西方列强在挑战她的权威,有辱皇家尊严,于是立刻向八国联军下发了宣战协议,表示愿意与侵略者展开正面上的较量,不得不说慈禧真的不自量力。
宣战后八国联军势如破竹逐渐向皇宫逼近,慈禧在听到此起彼伏的枪声一下子慌了神,直接选择了逃跑。在逃跑之前,慈禧知道不能带上很多人,于是随行的人并不多,慈禧不顾后宫的妃嫔,将已经打入冷宫的珍妃赐死,因为她觉得带着珍妃不方便,万一被列强逮到了,珍妃必将有辱皇家的尊严,慈禧强行让人把她推进井里淹死,足以体现慈禧的歹毒。
慈禧和光绪等重要皇室成员慌忙换上便装,准备出发前往西安避难,由于比较匆忙,相应的护卫人员也没有安排到位。当时慈禧身边的太监在看到这种情况后,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了一家镖局来护送慈禧等人。这家镖局就是当时实力很强的李家镖局,由于此次出镖,监护的都是血统正规的皇室成员,镖局对这单生意格外的重视,动用了庞大的物力和人力来确保安全性,几天之后,李家镖局成功将慈禧等人送到了目的地,圆满完成了护送慈禧的任务。
对于慈禧来说,她对清朝的现状没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知,义和团和四散的残余清军根本就不是侵略者的对手,将国家的命运赌在民间团体和残余清军身上,未免显得过于草率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史海魅影,很高兴为您解答。
在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女性的地位一直很低,甚至很多人都只能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存在,不但没有话语权更没有反抗的实力。但是,在无数次的皇权更替中,也曾经有一些女性脱颖而出,比方说女皇武则天、北魏冯太后、吕雉吕太后等等,皆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待到清朝末期之时,最著名的人物应该就是慈禧太后,她虽然没有真正的登基称帝,却将国家政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连皇帝都只是傀儡。只是很可惜,那时的大清早已是强弩之末,所以慈禧太后的评价并不是特别高。
当手中掌握了足够的权力以后,很多人都会变得愈发贪生怕死,不愿意将手中的利益轻易让给别人,慈禧太后亦是如此。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慈禧太后不但改变了选人标准,还雇佣了一批武林高手。那么,在慈禧太后当权的那段时期,紫禁城究竟有多少侍卫呢?
其实,纵然慈禧太后是大清掌权者,但有些规矩并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所以侍卫人数需遵循旧例。自从清兵入关以后,北京城的周围便驻扎了3层护卫力量,其具体调度由步军统领负责。若是再细分的话,要包括八旗步军营与巡捕五营两部分,步军营大概有两万余人,巡捕五营有一万多人。虽然人数并不是很多,但不管是装备力量还是反应速度均优于旁人,足够皇室成员的日常所需。
当然,除了京城周围的侍卫部队以外,还有一些人分布在紫禁城中,主要负责日常警卫工作。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发生,他们完全可以保护宫中众人的安全,再不济还可以紧急抽调其他部队人员。与外围部队不同的是,他们虽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但却能更轻松的获得晋升资格,所以很多人都想把自家子弟送往宫中做侍卫。据《明清禁卫军密档》记载,清朝侍卫人数995人,寓意“九五之尊”,代表了一国之君绝对的地位与权力。当然,正是因为这个数字比较好,所以若想进宫做侍卫的话,只能等待机会替补别人的空缺,普通人一般没有争夺的能力。
除了人数固定以外,大清朝宫中侍卫的出身也是有严格标准的,必须是上三旗子弟或者武艺高强的蒙古勇士,其他人几乎没有这样的殊荣。正是因为选人的局限性较大,所以宫中侍卫大多武功不高,完全是为了刷经验混日子而来,万一某天得到皇室的重用,升官发财都是非常简单的事情。除此以外还有一种情况,有些贵族人家的子弟若是不想参加科举考试,那就可以借助“宫中侍卫”这个跳板,只要攒够资历便可袭爵或者蒙受荫庇,入仕途径比普通学子要好得多。
总而言之,想要进宫做侍卫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紫禁城中的侍卫,不但工作轻松还容易晋升,所以便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待慈禧太后掌握大清政权时,虽然没有改变侍卫部队的总人数,却提高了身份要求,只有正蓝旗出身的子弟才能做紫禁城侍卫,颐和园行宫的护卫配置也随之改变。众所周知的事情是,慈禧太后本身便是正蓝旗出身,所以,自从热河夺权以后,便为自己的家族谋得更多福利。最重要的一点,相比于原来的上三旗侍卫,正蓝旗只效忠于慈禧太后,是她真正的有力底牌。比如说帮助太后除掉顾命八大臣一事,便是这些正蓝旗侍卫暗中操作的缘故。
清朝末期的时候国力迅速衰退,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贵族子弟,他们的生活都不是特别富裕。所以,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有意扶持,这些侍卫便只是非常普通的大头兵,军饷低待遇差。但进宫做侍卫以后身份便大有不同,除了工资水平大幅度提升以外,还有了别人艳羡不已的身份,哪怕是出入酒肆饭庄都能受到非一般的尊重。体验了这巨大落差以后,正蓝旗侍卫越发效忠慈禧太后,万一太后被拉下马的话,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当然,慈禧太后对这些侍卫也是非常关照的,双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上一篇:我今年23岁,有什么好的书推荐一下?最好是和改变思维有关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