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爱哭,在学校老师轻轻说她一句,孩子就一直哭怎么办?
孩子,老师,自己的孩子爱哭,在学校老师轻轻说她一句,孩子就一直哭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孩子爱哭,在学校老师轻轻说她一句,孩子就一直哭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师轻轻说她几句,孩子就一直哭,这种现象要从多方面考虑。
一是从营养方面考虑,一些营养元素的缺乏,会给孩子的情绪带来影响。如果孩子上幼儿园或是低年级,身体长得快,如果营养跟不上或是偏食,就会造成营养元素的缺乏。胆小爱哭,要看是不是缺钙和维生素D。建议家长引导孩子,补充足够营养,多晒太阳。
二是从孩子的个性特征方面考虑。心理学家把人的个性特征大致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个方面,其中粘液质和抑郁质是偏内向的个性特征,特别是抑郁质,相对敏感,建议您从网上搜一搜分类的标准,可以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进行一个测试,如果是偏内向、偏敏感型的,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关于批评的方法要恰当,也要加强对孩子的引导,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并且多和老师沟通。
三是要从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考虑。孩子年龄小,被老师批评之后,不会去考虑自己做的对不对,只会觉得在学校被老师批评,爸爸妈妈又不在身边,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产生焦虑而哭泣。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孩子哭的原因,从而和孩子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在此基础上对孩子加以引导。引导不只是说教,可以用讲故事、举例子等方法,使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
四是要从家庭教育方面考虑。反思一下,家庭成员是否有溺爱孩子的表现?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如果犯了错误,家长是如何教育的?孩子又是如何表现的?建议家长对孩子多鼓励、多陪伴,同时也要给孩子立规矩。立规矩的过程,难免对孩子批评,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家长,都需要足够的耐心,让孩子认识到,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慢慢的,孩子就逐渐明白了哪是对的,哪是错的,形成是非观,而这种观念是植根于内心的,即便到了学校,若自己犯了错误,被老师批评几句,就不会感到委屈和焦虑了。
总之,孩子的成长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找到孩子爱哭的原因,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引导,让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大家共同的期盼!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情况应该是低年级的孩子。我今年教二年级,我也遇到过,如果你是老师,你可以这样做:
1.胆小内向型。有的孩子胆子小,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就爱哭,如果是这种孩子,平时也不会犯多大错,作为老师应该保护他,不要当着全班孩子的面批评他。有什么事可以把他叫到外面单独找他聊聊,如果做错了什么事,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他会改正的。因为他本来就胆小,胆小的孩子一般是听话的。
2.胆大妄为型。有的孩子性格外向,好动,喜欢惹别人。这种孩子一般被老师批评的次数多一些。如果这种孩子一直哭,可能是受了委屈,这委屈可能来自同学,可能来自老师错误的批评。
3.没事找事型。有的孩子为了刷存在感,动不动就几天哭一场(隔壁班就有一个这样的男孩),而且哭得惊天动地,没办法劝。对于这种孩子我觉得应该冷处理,不要管他,让他哭,让他觉得这样做没意思,以后就会收敛。等到他不哭了,再和他谈心。在哭的时侯别劝他,没用。
我是@小爱老师讲数学 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家上私塾还哭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本身,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长对于孩子哭这件事的态度和看法,认为孩子爱哭是不对、不应该或不正常的事情。
家长和老师选择用什么样的眼光和态度来看待“孩子爱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认为,无论是女孩还是男孩,大人亦或是小孩,哭都属于发展适宜性行为,主要是由于个体差异如气质和性格所决定的。哭本身是对内在情绪的一种表达、释放和自我保护,是一种生理需求和本能,哭的频率因人而异。
普通哭也好,频繁哭也罢,都是当事人与外界环境和人互动、传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表达方式和渠道。一般来说,很少有无缘无故的哭。哭的行为背后一定是由于某个深层原因(冰山以下)如当事人某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是身心受到伤害等,抑郁症等精神失常者除外。
触发哭的外在因素有很多,除了上述所提及的那几点以外,还可能由于当事者对于自己情绪的认知、管理和调控的能力不足有关。
当一个人不知道该如何认识、表达、管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时,哭就成为了最直接、最有效的自愈方法。
所以,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认识、表达、接纳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抓手。
哭者无罪。哭没有好坏、对错之分,面对爱哭的孩子,首先要学会用客观理性的态度去积极面对,无条件地接纳,不批评、不指责、不唠叨、不讨好、不惩罚、不恐吓、不贿赂。然后,用描述性的语言说出当前发生或看到的事情,再通过共情启发和引导孩子找出哭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在共情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消极情绪和接纳爱哭这一客观事实。
就像正念一样,当你放下偏见和评判,关注当下的感受和体验,学会觉察一切的时候,问题可能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上一篇:有人到处嚷嚷,管她爱不爱我,我就要爱她。这话犯法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