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明上河图》里描述的是什么地方?有何依据?
北宋,清明上河图,都城《清明上河图》里描述的是什么地方?有何依据?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却是研究明清之际社会风俗不可缺的材料,了解当时汴京城市的繁荣情况提供了有力而形象的证据,它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提问,以下是我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惠宗时代都城汴京(今开封)郊区及汴河两岸的建筑与民生。图为北宋清明时节汴梁和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的形式出现,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将各种场景融合成一幅统一而多样的画面。这幅画有500多个人物,不同的服装和不同的表情,穿插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强调戏剧,密集的构图,节奏和节奏的变化,以及熟练的笔墨构图。整个画面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汴京农村的春色:
在稀疏森林的薄雾中,有几间小屋、草桥、流水、老树和船只。两名搬运工正赶着五头装载着木炭的驴子向城里走去。一片柳林,枝头泛出淡淡的绿色,让人觉得春天是寒冷的,但有春天的回报。路上有一辆轿子,里面有一个女人。轿子的顶部装饰着柳树花,轿子的跟随着骑手和轿夫,从北京郊区散步回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指出了清明节的具体时间和习俗,这是整幅画的前奏。
中间,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是北宋的全国水运枢纽,也是主要的商业运输路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口密集,粮船拥挤。一些人在茶馆休息,一些人看图片和算命,一些人在餐馆吃饭。还有“王家纸马店”,用来扫墓和卖祭品。河里的船只首尾相连,或者由渔民拉着,或者由船夫划着。一些人满载货物向上游驶去,而另一些人则靠码头紧张地卸货。汴河对岸是一座结构精巧、造型优美的大型木拱桥。像一条飞翔的彩虹,它被命名为虹桥。有一艘大船正等着过桥。船夫由竹竿支撑着。用长杆钩住一座桥;用麻绳牵着船;其他几个人正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能够通过。邻近船只上的人也指指点点,好像在大声叫喊着什么。船内外都在忙着过桥。桥上的人们也伸出了他们的头,为渡船时的紧张局势感到焦虑。这是著名的虹桥码头区,交通繁忙,熙熙攘攘。这真是一个水陆交通枢纽。
繁华的市中心街道的后面部分:
以高楼为中心,两边有许多房子,包括茶馆、酒店、脚店、肉店、寺庙、公共房屋等。这些商店有丝绸、珠宝、香料、熏香、纸张和马匹的专门业务。此外,还有医疗诊所、手推车修理、算命和整容手术。有各种各样的行业和职业。大型商店的前门也有“多彩的建筑和快乐的门”。他们悬挂旗帜来吸引生意。街上的行人拥挤不堪。商人、看街景的绅士、骑马的官员、小贩和坐轿子的家庭成员。有背上背着篮子的旅行僧侣、来自其他村庄的问路游客、听到书籍的街头儿童、在餐馆狂饮的富裕家庭的孩子、在城市边缘乞讨的残疾老人、男人、女人、老人和年轻人、商人、农民和商人,以及各种背景的人。交通工具:轿子和骆驼
最后希望您能够喜欢我的回答,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明上河图主要描述的是北宋时期汴京集市的一个生活场景,也就是现在的开封,现在有关清明上河图的礼品也有很多,像一涵汴绣的手工刺绣清明上河图,全卷和经典虹桥版,都很不错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明上河图—东京汴梁城》
“东京汴梁” 这四个字大家也许不熟!穿越一千年前的北宋,这四个字如雷贯耳、妇孺皆知。没错,这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大,人口过百万的超级大都市北宋首都“东京汴梁”。即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再现 “东京汴梁” 的就是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让后人能领略千年前古都“东京汴梁”的繁茂景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