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发生通货膨胀,会感觉到哪些变化?
通货膨胀,货币,物价发生通货膨胀,会感觉到哪些变化?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钱不够花的,东西越来越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物价飞涨,生活压力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食堂大排更薄了,吃红烧肉要思索要不要少吃一块。[我想静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通货膨胀率过大的话,其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1.最直观的影响就是物价上涨
2.手里的钱将会贬值,同样面值的货币和过去比买到的东西会更少
3.放在银行的钱可能也会贬值,这要看银行的利率大小了
4.出国旅游同样也会受到影响
5.也会增加年轻人的生活压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最佳答案是以下几点:
一、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一个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过程,也是货币价值持续贬值的过程。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物价上涨不是指一次性、短期的价格水平上升。只有在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并且上升趋势不可逆转时,才能称之为通货膨胀。
2、在通货膨胀引起的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期间,个别物价有可能是下降。
3、判断是否出现了通货膨胀,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水平的承受能力。西方国家一般3%-5%就难以承受,而发展中国家则承受更高的通货膨胀水平。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通货膨胀主要有两种分类法:按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幅度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爬行式的通货膨胀、温和式的通货膨胀、奔腾式的通货膨胀和超级式通货膨胀;
按成因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式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式的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的测量
测量通货膨胀水平高低常用一系列指标和指标体系。最常用的有消费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1、消费物价指数:
定义:是根据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消费开支所编制的物价指数,包括私人部门的所有消费商品和劳务(包括耐用消费品)。其优点是资料容易收集,一般每月公布一次。能够迅速地反应出代表民生的物价的趋势。 不足之处是它的范围较窄,不包括公共部门的消费、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而且不能正确表现消费商品与劳务的质量改善。
2、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定义: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除私人部门的消费外,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还包括了公共部门的消费、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因此能较准确地反应一般物价水平的走向。
不足之处是资料收集困难,公布次数一般一年一次。
(四)通货膨胀的成因
1、传统的解释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出现了通货膨胀缺口,在市场上具体表现为“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货物”。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工资自发的、一次性的增长,而没有劳动生产率的先前提高或物价总水平的先前上升。主要是由于通货膨胀的错误预期或者工会要改变收入分配目标而引起。
这种划分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区分这两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有的经 济学家提出了混合型的通货膨胀,即需求与成本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通货膨胀。
2、结构性通货膨胀
当经济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平衡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被称为结构型的通货膨胀。形成原理是:经济中存在先进部门(工业部门)和保守部门(服务部门),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服务部门,但是由于不同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客观上要求一致,服务部门的成本持续地面临着上升的压力,由此造成整个经济部门的物价总水平上涨。其实质不过是成本或者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的发展。
3、理性预期的通货膨胀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活动中的个人都是“经济人”,具有充分的信息,能够形成理性预期,因此政府的政策被理性预期所抵消,甚至不能产生效应。在实际情况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不再具有弹性,实际总产出已经达到潜在水平,总供给不发生变化,只有总需求可发生变化。而增加总需求只能引起价格上涨。这也是对滞涨的解释。 4、货币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
认为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只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数量的增长超过了总产量的增长而引起的。关于货币过快增长的原因,该理论认为有三个:政府开支的迅速增长;政府对于充分就业的承诺;中央银行的错误货币政策。认为中央银行控制的是实际上没有能力控制的利率。大量实证研究也支持这种分析。
(五)通货膨胀的影响与治理
1、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有三种观点: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 2、通货膨胀与失业 菲利浦斯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浦斯最先提出,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替代关系。6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提出了短期和长期的菲利浦斯曲线。短期内菲利浦斯曲线是稳定的,但长期内菲利浦斯曲线不存在。这是因为根据菲利浦斯曲线,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最终会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预期,使得菲利浦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因而不可能形成长期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替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