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发生蓝耳病的猪场复养后需打蓝耳疫苗吗?
疫苗,免疫,耳病发生蓝耳病的猪场复养后需打蓝耳疫苗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发生蓝耳病的猪场复养后需打蓝耳疫苗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朋友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先别发生蓝耳病的猪隔离起来,进行保健治疗,没发生的猪打疫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流行病学
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从病猪的鼻腔、粪便及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易感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PRRSV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感染。感染猪的流动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
持续性感染是PRRS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PRRSV可在感染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
关于疫苗接种,总的来说如今尚无十分有效的免疫防制措施,如今国内外已推出商品化的PRRS弱毒疫苗和灭活苗,国内也有正式批准的灭活疫苗。然而,PRRS弱毒疫苗的返祖毒力增强的现象和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国内外有使用弱毒疫苗而在猪群中引起多起PRRS的暴发,因此,应慎重使用活疫苗。虽然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有限或不确定,但从安全性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在感染猪场,可以考虑给母猪接种灭活疫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发生蓝耳病的猪场复养后需要打蓝耳疫苗吗,这个是要根据实际检测数据来判断,如果检测程阳性则需要注射疫苗。如何检测程阴性则不需要免疫疫苗。如何我们没有相应的检测条件,按照经验来讲这种情况是需要免疫的。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谈一下蓝耳病和蓝耳病需不需要免疫
蓝耳病即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日龄在1月以内的仔猪和妊娠母猪是最易感猪群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病毒可在机体内存在6个月。
蓝耳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笔者在以前的问题提到过。
发生疫情需要紧急免疫
一旦有疫情发生,全群接种猪蓝耳病疫苗是必然的选择。基础免疫要保证2次,每次间隔3周,之后每间隔5个月需免疫1次, 做好此病防控措施。同时,猪蓝耳病发生一般都会伴有猪瘟疫情 发生,而且蓝耳病的发生会导致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的降低。由此,蓝耳病发生期间必须要做好猪瘟免疫接种工作,根据免疫接 种程序及时接种疫苗。接种使用疫苗必须要保证质量,可根据实 际情况酌情增加剂量 ,同时做好消毒管理工作,避免免疫接种失 败或者是人为传染疫源的形成。此外,根据免疫实际情况,还要做好口蹄疫、气喘病、伪狂犬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以上大体介绍了一下蓝耳病和发生蓝耳病后的应对措施。
那么蓝耳病需不需要免疫呢?
现在蓝耳病越来越复杂,不打蓝耳苗的猪场有发病,本来没有问题的猪场打了疫苗结果发病,各种公司讲课,有说打疫苗好的有说打疫苗不好的,把我们养殖户都搞糊涂了。其实这是与蓝耳病毒本身的特性有关。
蓝耳病毒抗体依赖增强作用。当猪群体内蓝耳抗体含量比较低时,低水平的蓝耳抗体不仅不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蓝耳病毒,反而会增强蓝耳病毒在猪体内的复制和繁殖作用,造成蓝耳病毒持续性感染。
自从有了蓝耳病的困扰,蓝耳苗的使用也一直让我们纠结,理论上来说,病毒病肯定用疫苗来解决,但是,由于蓝耳病本身复杂的特性以及独特的免疫学机理,导致疫苗的免疫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例如,抗体依赖增强作用(ADE)导致灭活苗不仅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低抗体水平还助长了野毒的复制,很多年以前基本上被规模化猪场放弃了。又例如,活疫苗本身有残余毒力、返强、重组、散毒、穿透胎盘的风险,免疫阳性猪明显比阴性猪难养很多,导致业界的争议不断。尽管如此,大家对于蓝耳苗还是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
1 活疫苗优于灭活苗
2 出现疫情时活疫苗可以解决问题
3 猪群稳定时活疫苗看不出效果
4 某种活疫苗用的时间长了效果又不确切
总的来说,蓝耳苗的效果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不确切的问题?在这里,我们需要对蓝耳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蓝耳病不是终身带毒的疫病,阳性猪排完毒后可以转成阴性猪,阴性猪感染后可以转成阳性猪,自然感染排毒时间最长的器官是扁桃体(175天),而国外盛行的封群净化,就是封群200天,集中感染→集中排毒→集中转阴。
2在群体里循环传播、持续感染的过程中,猪群会达成一种动态平衡,只要毒力不够强、感染压力不够大,即使带毒也不一定会有临床表现,而大量引进后备种猪导致蓝耳病波动,就是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状态。
3蓝耳病是条件性致病的,栏舍的通风条件、卫生状况一旦恶化,直接刺激与损伤呼吸道粘膜,加上支原体肺炎、圆环病毒病等混合感染,很容易加剧蓝耳病的危害程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