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知道结果是失败的,你还会努力吗?
努力,自己的,结果如果知道结果是失败的,你还会努力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道结果是失败,还会努力去做,这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哲学。
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意思是: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
《夸父追日》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尽管夸父追逐太阳以悲剧而告终,但夸父无疑是真正的英雄。他本就知道追上太阳的难度很大,但是他毫无胆怯,坚持到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许多人认为这很傻。甚至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寓意,就是“不自量力“。但夸父这样做了。夸父为什么这么做呢?是因为心中有崇高的理想,那便是以自己的行动为他人带来永久的光明。
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故事令人感叹。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他的意思是说: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兴师伐魏,敌我力量悬殊,敌强我弱,难以取得胜利。可如果不兴师伐魏,蜀国走向衰败的局势不能扭转,最后也必定会灭亡。可见,曹魏难灭,汉室难兴,诸葛亮对当下的形势早已了然于心。但是,诸葛亮因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仍然坚持出兵伐魏。他先后六出祁山,历尽千难万险,与强大的魏国作殊死搏斗。最终,诸葛亮不但没能扭转时局,自己却病死在五丈原。诸葛亮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诺言。
后人之所以把他抬高到神一样的地位,正是因为这甘不而为而为。
于我们个人而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对目标的追求,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途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些事情开始就知道结局,却还是盲目的坚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知道结果是失败 你还会努力吗 这个问题可能 因人而异 因事情而定 男生和女生的差别 比如说 爱情 男生 有一种性格 穷追不舍 用真诚 真心打动女生 结果成功了 反过来 有一种 女生性格 明知道自己喜欢的人 不会有结果 人家次一开始 就不同意 理智的人 就会这么想 既然感情不能勉强 不能两厢情愿 那我选择放弃吧 尊重对方想法 所以这就是 不同人 不同事 截然不同[玫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想起之前看过一篇报道:
李先生是一位四川人,大家都知道四川是很吃得了辣的,而李先生一直自诩为“铁胃”,酷爱吃辣,是一个无辣不欢的人。2001年时,他贫血严重,到医院一检查,被医生诊断为胃癌,胃部上下都有溃疡和肿瘤。当时李先生55岁。
第一次判死刑
医生表示,按照常规判断,你只有半年生命了。李先生随后做了全胃切除手术,植入金属的“吻合器”,将食道和小肠连起来。
但李先生活过来了,做了切除手术之后,生活得很辛苦。没有了胃部,一旦感觉到饱,吃的东西就过量了,肠子堵住,不得不去医院清肠。一年里,他前后住了6次医院。
第二次的判死刑
2008年,他肿瘤复发转移到肝脏,肿瘤大到了18公分。李先生表示他假装是家属,医生就直接告诉他,只有一个月的生命了。然后专家又给他做了介入手术,肿瘤一度缩小到6公分。
后来李先生与体内的癌抗斗争,“和平共处”了5年。
第三次判死刑
直到2013年,当时他在3个月时间里经常熬夜写东西。医生再次告诉他,你只有一个星期的生命了。
2001年确诊为胃癌后,在今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李先生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手术,他都坚挺过来了。他表示每次一手术完我就下床走动,走完50步,就问自己再能不能走30步,走完30步再问自己能不能走20步。
于是靠着这样的信念一直活到了70岁。
我始终觉得,人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梦,并为了实现这个梦而拼尽全力地做所能做的一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经事不放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疫情期间实体彩票店都不开门,最近几期还有不少人买,不少人中奖,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