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方方的作品《万箭穿心》给你什么印象?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自己的,万箭穿心,她的方方的作品《万箭穿心》给你什么印象?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故事的最后马宝莉用一直为别人挑货的扁担第一次为自己挑起了行李,离开了这个让她留恋又伤心的地方,建建的破面包车就停在楼下,他接过了李宝莉的行李放进车里,还没出院子车子出了小故障,建建下来推了几步然后上车离开了,这预示着他们以后的生活也不会一帆风顺,但又有什么关系,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还会在乎这些吗?
每次看到建建神出鬼没地出现在李宝莉身边摇下车窗“宝莉宝莉”地叫,就觉得特别暖心,觉得其实他们才是蛮相配的一对,都在社会最底层爬摸滚打,大大咧咧,谁也不嫌弃谁,不像马学武自恃有文化,懦弱又好面子,明明是他错在先,却还让李宝莉背上了沉重的苦难和枷锁。
没有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不完美的女主人公和《乱世佳人》里面的斯嘉丽一样 ,都有一颗坚强勇敢的心。他们不在过去的痛苦里一蹶不振,而是勇敢地面对未来,借用一句台词:明天又将是美好的一天。
个人陋见,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文友参与探讨。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方方:湖北祥林嫂,一个眼睛里只有忧伤而没有一丝阳光落脚余地的女人。她用局部的忧伤去引发全面的忧伤,再用忧伤去点燃社会的愤恨和不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过这部电影,不知道作者是谁?看完后的感觉是,压抑,提不起劲儿,作品传播的全是颓废、放纵,出口成脏,为自己的不良言行狡辩,丝毫没有宣扬积极向上的精神,看不到前途、光明。这样的电影不看为好,通俗地说,学不到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知大家有没有感觉?多愁善感,睹物思情,一般家庭遭遇挫折,爱情失败,看什么都不顺眼,什么都是灰色的,很多作家就是这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印象就是,灰暗。故事灰暗,画面灰暗,心情,更灰暗[抠鼻][抠鼻][抠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虽然我没有看过方方的日记,但是从网上透露的一些信息来看,还是对她的一些做法无法苟同的。
作为一个作家,看问题应该深刻、全面,而不能太过片面而偏激。你写日记是你的权利,这原本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你应该记述在你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到处打听小道消息来换取商业价值。比如一个累倒的护士,明明还在治疗中,你就敢说从医生朋友那里收到消息说其人已死,这是对奋战在一线的医疗工作者的极端不负责任的造谣。
还有,你写日记为什么非要拿到美国去发表呢?其中目的,昭然若揭,说穿了,图的不外乎名利二字。一、可以以一个文人斗士的形象出现在国际上,为将来在国外的活动自由打下基础,说不准还能获得西方那些带着严重偏见的什么奖青睐。
二、在西方制造轰动效应,为西方舆论攻击祖国提供工具,然后获得商业价值,赚取真金白银。
最后才来说一说《万箭穿心》这部作品,虽然我不认同方方日记,但是还是认同万箭穿心这部作品。
这是一部从平民视觉深刻的观察人生的作品,这部作品有一种直击人性、刺痛骨髓的真实,真实到残酷。
女主一生都想要以自己的方式留住身边的一切,为此甘愿承受一切磨难与痛苦,但是却偏偏事与愿违,最后得到的是全部的失去。
先是逼死了丈夫,继而迎来了儿子的反叛。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那就是人生所有的事情的发展,往往都是从一些看似不经意的细枝末节开始的。然后逐渐产生联动效应,最后形成因果关系,最后收割悲剧。
另外,无论你多么努力和强势,不尊重客观事实,自己期望的人生方向往往会背道而驰。就如同她为了儿子,可谓付出了所有的一切,青春、尊严甚至是肉体,但是,换来的不是儿子的感激,而是彻底的决裂。
之所以说这是一种直击人性、刺痛骨髓的真实,其原因就是这样的女人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倘若我们不能客观的对待世界,而一定要凭着自己的个性和认知执着的去改变身边的一切,结果一定事与愿违、背道而驰。
从《万箭穿心》中应该领悟到人生道理的不应该仅仅只是读者,还有方方自己。你若偏执的对待世界,世界迟早还你一个偏执。怪道阳明心学精髓虽然很简单,叫做知行合一,但是很多人却一辈子也做不到。因为知道很容易,做到太难了。
上一篇:学生用什么vivo手机好一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