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桑树有哪些栽培技术,该怎么种植?
桑树,桑苗,土壤桑树有哪些栽培技术,该怎么种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6
直播套种成园法
这是一种快速成园,提高经济效益的新技术,具体办法如下:
1、播前准备:选择土质疏松,容易打碎的好地,犁翻打碎后,开好排水沟,按行宽2.1尺~2.4尺划线,沿线施入腐熟有机肥,与泥土翻匀,拨平地面。
2、播种方法:2~3月份播种最适宜,先将播桑行线3寸宽的泥土充分打碎充分淋水,然后沿桑行线点播桑种,亩播种量2~3两,(每3寸播3~6粒),用泥粉薄盖种子,最后盖草再淋水。行间套种黄豆、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不要离桑苗太近),套种作物可在播种的同时进行,也可适当提前,争取5月份收获完,以免影响桑树生长。
3、管理:播种后小苗阶段注意淋水,及时除草施肥除虫,套种作物收获后,及时施肥,不久就可养蚕。为了养树,当年不夏伐,冬季离地面1.5尺左右剪伐,按每亩6000~7000株(行距2.1~2.4尺,株距4~5寸),留足壮株,多余苗木挖去出售或自种,重施冬肥。丰产技术桑树修剪
1、整形。栽植当年发芽前,进行苗木定干,高度35-40cm,剪口下10-15cm的地方留3-5个芽,培养三个主枝。第二年春季发芽前,对第一层主枝进行短截,截留长度80-90cm,发芽后选留第二层培育6个侧枝,第三年春季发芽前,对6个侧枝进行短截,截留长度110- 120cm。
2、摘心。适时摘心是种好桑树的关键措施之一。桑苗摘心是在桑树嫁接苗(扦插苗生长前期)当苗高约35cm,对生长特别旺盛的桑苗可摘心,去强留弱,摘心后只留一个腋芽生长,多个腋芽应进行剥芽,9月份可再次摘心,摘心后有腋芽可剥除;幼桑摘心一般分两次摘心,第一次在5月中旬,有6-7片时,摘去嫩头,留4-5片叶,摘心后每亩施基肥750-1000kg,第二次在6月中旬进行。蚕期桑树摘心一般在蚕二眠眠中时对桑树进行摘心,摘心程度以摘去下小毛叶为度,要求先用先摘,后用后摘。
3、清园。桑树冬条上部不充实应剪去,平顶剪梢,一般下端留130cm左右,条短的桑园留100cm左右,在冬季并进行整枝修剪,对弱枝、横头条、枯桩、枯枝和死拳及时除去,集中烧毁。
4/6
桑树的肥水管理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这说明肥水对桑树的生长都非常重要。
1、水的管理
满足桑树对水分的要求,是增产和改善叶质的重要措施,桑园对水的管理要掌握好两点:
(1)防积水。桑园积水后,土壤缺乏空气,根系呼吸困难,影响桑根吸收养分,光合产物减少,出现桑叶萎蔫黄落,同时产生有毒物质,桑根腐烂。所以桑园要开好排灌沟,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桑地积水。
(2)掌握桑树发芽开叶期和夏秋期满足桑树用水。这两个时期对水需求大,如缺水,会影响桑树的生长和降低桑叶质量,这两个时期可通过排灌沟灌跑马水满足桑树的用水要求。
2、肥的施用
我们可根据施肥原则“上三造攻肥,重施春芽肥,下三造肥水兼施”造桑造肥做好施肥工作。在“上三造攻肥,重施春芽肥,下三造肥水兼施”的施肥措施中,应掌握好上三造的施肥量要占总量的70%。具体的施肥方法如下:
(1)冬肥:冬肥是桑园基础肥,在桑树休眠时期开沟施下,主要作用是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冬肥以腐熟的家栏肥和土杂肥为主。
(2)春肥:春天桑树发芽,枝叶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在新梢长出5~10cm时,及时重施速效肥,亩施复合肥200斤+尿素100斤+麸肥50斤。
(3)造桑造肥:2~3造亩施复合肥200斤+尿素50斤,4~6造亩施复合肥200斤。
5/6
桑园中耕除草
桑园中耕除草每年进行春、夏、秋、冬四次,尤其以冬、夏较为重要,一般中耕除草与施肥结合进行,冬耕是来年桑创高产的基础,要求冬耕深度达到15~20cm,春、夏、秋耕深度以5~10cm为宜。
6/6
桑树病害与防治
常见的桑树病有青枯病、白粉病、赤锈病三种。
1、青枯病
(1)青枯病的症状。青枯病可从以下三方面的症状识别:
①病株以失水引起急剧性凋萎,先是顶芽数下三、四片叶开始凋萎,然后向下一直凋萎,最后剩下顶芽,不久则全株死亡;②是发病初期桑的根、枝表面没有异常,而根的木质部已变色,严重的变黑褐色;③是病株的根或枝的切口处少或没有白乳汁(桑胶)流出,而有污黄白色的细菌液渗出。
(2)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①发现病株要及时连根挖掉,对其土壤用5%石灰水和含有效氯0.2%的漂白粉水淋施消毒,或用含0.4%福尔马林药液施后覆盖,防止病情蔓延;②发病连片的可按耕作条件合理轮作两年以上;③选种抗病品种,杜绝种植带病菌的桑苗。
2、白粉病
(1)白粉病的症状。白粉病可从以下两方面的症状识别:
①在叶片的背面发病,多发生在中、下部将硬化的叶片,严重时嫩叶也受害;②初发病时,叶背产生分散白状圆形病斑,逐渐扩大连成片布满叶背,同时在相应面出现大小相等的淡黄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央生黄色变黑的小粒点。
(2)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①加强肥水管理,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同时注意抗旱;②合理采叶,以利于桑树通风透光,发病期不留老叶;③药剂防治。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施桑树,控制病情蔓延。
3、赤锈病
(1)赤锈病的症状:赤锈病为害范围遍及嫩芽、叶片、叶柄、新梢等,受害严重时叶片脱落,受害部位生成圆形突起黄色有光泽的症状。
(2)赤锈病的防治措施:
①低洼积水桑地排除积水;②发病季节要及时采叶,在孢子散发前把病叶摘掉;③药剂防治。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施桑树,隔周连喷三次。
桑树的繁殖方法
1.无性繁殖主要有三种方法,即嫁接法、扦插法和压条法。目前杏树高接换优及后期管理技术在生产中常用的方法是前两种。嫁接材料我们通称为接穗,接穗一般在桑树休眠之后放置发芽前,距嫁接前半个月至20天为宜,华北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贮存接穗要做到“四不”,即“不干、不发芽、不发热、不发霉烂”.一定要最大限度保持穗条新鲜,其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下,相对湿度应在70%左右。嫁接的方法分枝接和芽接两大类,和果树嫁接方法相同,如劈接、套接、丁字形芽接等。
2.扦插法依插条的木质化程度而分为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两种。嫩枝扦插是以当年生的枝条新梢,从其基部15~20厘米处剪断作为插穗,顶端留两片真叶,其余摘叶留柄。穗基部可用生根粉、根宝三号、萘乙酸水溶液等浸一下,然后,插入以沙壤土为主的插床上,株行距为10×15厘米,深5~6厘米,插完后覆盖农膜与遮阳物,一个月内早晚各喷一次水,每3~4天喷一次400~500倍的多菌灵,等插穗生根成活后,逐步揭膜炼苗。第二种是硬枝扦插。硬枝扦插华北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进行,插条选用春天剪下的桑条,要求插条上端芽饱满,下端剪口尽可能靠近叶痕,插条剪成上平下呈马耳形平滑的切面,也可用根宝等生根剂浸24小时后插入覆盖地膜的床上,株行距一般为15×20厘米,深8~9厘米(插条长度的一半),插后用河泥封住插口,当穗芽放出2~3片叶时,可每隔一周喷一次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可连续喷3~4次,以便促进扦插苗生长。
上一篇:兴趣认证通过后,被推荐到首页的文章,还会提示成为优质回答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