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俗语:“穷不搬家”,但是现在人口迁移很频繁啊,你怎么看穷不搬家虎不辞山?
都是,俗语,贫穷俗语:“穷不搬家”,但是现在人口迁移很频繁啊,你怎么看穷不搬家虎不辞山?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交通运输部:因为疫情,今年春运全国或发送旅客15.38亿人次,与之前预计的30亿人次相差近半。可见,中国最少有7亿人离开家乡搬迁到其他城市工作,生活。你怎么看穷人不搬家虎不辞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一定听说过很多老人们说的俗语,比如俗语“穷不搬家”“虎不辞山”就是过去流传下来的两句俗语。
很多俗语可以给我们深刻的感触,其中有很多都非常有道理,因为这都是老祖宗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而且肯定是有人觉得有道理,才会把这些话告诉后辈。
第一句:穷不搬家。
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如果家里贫穷的话,尽量的就不要搬家了,不然的话就可能越搬越穷,在过去社会人们的生活条件不好和现在的生活根本没法比,那时候人们普遍的贫穷,于是有人就想搬家远离这个贫穷之地。在那时候搬家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本想搬家脱离贫穷,谁知越搬越穷。
因为首先在搬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东西的丢失,其次还有一些东西用的时间长了,一搬动就容易损坏,这样的话到了新家之后还要掏钱买新的,这样无疑又增添了消费,所以在那个年代,穷人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搬家的。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老祖宗留下的这句俗语并不是说穷了就不要搬家,而是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改变贫穷,光靠搬家是不行的,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会摆脱贫穷过上
第二句:虎不辞山。
辞:离开。虎离不开山林,人离不开谋求生活的道路。出自清·无名氏《施公案》第一百六回:“常言:‘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将来众位总有到茂州去的。”张孟良《儿女风尘记》第三部七:“都是乡里乡亲。人不辞路,虎不辞山。谁还能背着房子逃难?”
“虎不辞山。”虎不辞山是说:山再大、再高,虎也不担心,因为虎是森林之王。延伸的含义就说: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只要你有应付的办法、本领,就不会担心、害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穷不搬家,虎不辞山?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俗话说,穷家难舍,金窝银窝不如有个穷窝,狗不嫌主贫,儿不嫌家穷。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穷不交友,穷不走亲,贫穷闹市无人问。这些话都说明有些人穷是事实。但是,不能因为穷就否定一切,就认为卑鄙。穷人一样有志气,有乐趣,甚至有博大的胸怀。例如,陶渊明隐居深山,乐住茅草屋,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现出他不落世俗的反腐精神,成为古人隐居的楷模。刘禹锡乐居陋屋,甘于清贫,写出佳作《陋室铭》,斯是陋屋,唯我德馨,何陋之有?刘禹锡的这种豪放胸怀感人至深。杜甫甘居茅草屋也不搬家,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千古名篇,杜甫慨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诗人杜甫即使自己处于穷困潦倒的地步,也不忘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真是可敬。辛弃疾远离山东故乡,居住在江西上饶,穷困难耐,一无所有。但是,他也是一生关心国家生死存亡,写出许多催人泪下的名篇,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与敬仰。吕蒙正未入仕途时,与其夫人住寒窑十几年,奋发苦读,乐居寒窑,后来一举成名,最后还做了宰相。著名的王宝钏靠抛绣球招亲,与穷汉薛仁贵结婚,父母不同意这门婚事,王宝钏毅然住进寒窑,一住就是十八年。结婚后,她丈夫去参军打仗,她连一次富贵的娘家门也没有去过。最后薛仁贵功成名就,到寒窑与王宝钏幸会,演绎了一曲贫贱志不移的美好赞歌。
鲁迅先生也是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甘愿清贫的杰出人物。他"破帽遮颜过闹市","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真是豪迈与从容。
再说,穷不搬家,也是无奈之举。试想,穷人连柴米油盐都解决不了,又无人肯伸手想帮,他们哪有银钱去盖新屋或买新房呢?所以,只好苦居贫屋。待富裕了时,再盖新房,迁新居,过比较幸福的日子。
穷不搬家,从大的方面来看,是因为国家处于战乱衰败之中。从来没有国家动乱而人民可以安居乐业的时代。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国家落后,甚至动乱不堪,人民必然处于水深火热、生不如死的灾难之中。生命都保不住,那有条件盖新屋,迁新居呢?只有国家和平昌盛,繁荣富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幸福美满,才能盖新房,搬新居,过好日子。我们今天过着神仙般的幸福生活,住高楼,迁新居,衣食无忧,万事如意。历史上没有哪个时代能与我们今天的伟大时代相比。真自豪,真骄傲,真给力!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贫与富是一对矛盾,富裕中隐含着贫穷,贫穷中也潜藏着富裕。就是说,如果不甘清贫,努力奋斗,坚持不懈,久而久之,就会由穷变富。相反,如果本来富裕,不知珍惜,可能坐吃山空,由富变穷。贫穷是坏事,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贫穷也可以变成富裕。贫穷是励志的起点,前进的加油站,穷不可怕,穷人要有志气,穷则思变,穷可以激励人们奋进,思变,向上。古今无数早年贫困而居茅屋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都是不甘平庸,不甘清贫,经过持久的艰苦奋斗,最终都改变了原来的面貌,一鸣惊人。
虎不辞山,这是因为,虎落平地被犬欺,凤凰落水不如鸡。道理就这么简单,而且一针见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适用中国解放前工业化不高的农业为主国情。解放后随着工业体系的建全,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与时俱进了嘛!
上一篇:深圳月入一到两万,怎么感觉活的比县城5000一个月还辛苦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