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谈谈当下乡镇教师有哪些困境?
教师,乡镇,学生谈谈当下乡镇教师有哪些困境?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谈谈当下乡镇教师有哪些困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这问谈谈看法:
从现时就业情况讲教师岗依然是竞争较为激烈的国家全额拨款事业岗位,就乡镇一级学校也如此,但就乡镇学校比之县(市)及其以上学校各方面条件自然要差许多。
首先讲:虽然国家一直重视农村教育,也在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乡镇学校是逐步得到改善,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就目前讲,从交通、教学设施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差距,这样必然给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环境、生活条件等带来一定困难。
其二讲:乡村学校生源相对较少、质量参差不齐(家庭有一定条件的多把孩送到县市级学校读书特别初中阶段较为突出),且部分学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辍学率高,基于上述因素,教师要教出好成绩难度大。
其三讲:乡镇学校比之县市学校因教职人员少自然“中职及以上职称"指标也就少,即使履职期满在职称晋升上相对难度大而教师主要以“职称"体现工资,这也可能是农村优秀教师的一大困惑(类似情况国家会加以解决)。
以上是我对此问的基本看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在84年当过兵,87年从事教育工作者,直至92年又调入政府上班。我谈谈我当教师的体会:
从事在乡下工作的教师,一是耐得住寂寞,二是耐得住乡下艰苦生活。三是工资十分低,月工资是公办教师的三倍。
87年民办老师的工资,小学老师的月工资是一个月50元,而教初中的老师一个月工资55元,并且穿着十分简单和朴素,还要在家里捞柴,种田种地。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吃饭问题。
现在国家对老师的生活待遇,非常重视,连续提级工资,基本上与公务员持平。老师手上有了存款,也到大城市购房,享受与大城市里的生活,晚上进包厢里唱K拉OK,跳广场舞,给自己增添了无穷的生活乐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因为我就是一名乡镇老师。我就从老师的角度来谈。
1.师资力量薄弱。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我们学校是这个乡镇最好的一所小学,所以相对来说师资比其他学校情况要好一点。但我们学校教师稀缺。目前学校有21个班级,正式在编老师(就是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30多近40个,明显教师不够,所以学校聘请了大约十几个老师,这些老师都是学校周边的,没经过正式培训的,也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学质量堪忧。但是,没办法,总比没老师强!
2.教师队伍不平衡。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年轻教师少,男教师少。男教师为什么少?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还是和教师待遇低有很大的影响。有人要喷我了,老师工资那么高,不知足!真的不是我不知足,事实来说话,男孩子为什么不当老师?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不能养家呀!男人要养家糊口,可怜的那点工资养不了家,连媳妇都娶不上!真的!再来说说年轻教师少的原因,其实每年秋季开学,区教育局都会分一批刚上班的大学生到乡镇上来,我们学校作为乡镇的中心小学,每年都能分4个,5个。按说这样,老师不会缺,但你们不知道,每年秋季开学,我们学校都有更多的老师调往县城。大学生待够3年就走。基本留不住!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县城更美好,都知道。
3教育资源贫乏,教学设施落后,教学配套设施跟不上。我们现在是一个年级的老师共用一台电脑,根本用不过来,很多时候工作带回家,在家里电脑上完成。班上有班班通,但都是坏的,落后的,我们班的那个投影,修了几次,一直用不成,教室电脑打不开。我这几年换了几个教室,没一个教室的班班通能用!上课就靠一张嘴,有时我用自己的手机,想方设法。
4生源质量堪忧。我们学校位于镇上,主要是镇上单位,做生意的一些学生,但近些年,下面农村,很多找关系,走后门,想方设法把孩子弄到我们学校,所以学校现在的情况就是,每个年级最少三个班,有几个年级四个班,班额大,每个班都在60人以上。大家都知道,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人多了根本管不过来,工作量很大,改一次作业都要两节课,考一次试没两天根本改不完,还要准备教学。这些学生中,父母在家的好一点,能辅导,很多都是爷爷奶奶在家,字都不认识,更谈不上辅导,小学生,有几个自觉学习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不好。我教过一个学生,我找到家长让多管管孩子,家长就直接和老师说:“我的孩子不要你管,我们混个初中毕业打工挣钱,我是开大车的,我儿子跟我学开车。”言外之意就是,知识能干啥,还没我开大车的挣钱。你说这样的孩子能学好吗?
唉,无语!但求无愧于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党和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进一步加大,教师的待遇有了一定的改善,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也显著提高。然而针对乡镇教师所处的困境,我们不得不予以正视,也应予以深思。
1.硬件建设得到了改善,但学生流失严重的现象。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由其老人监护。随着孩子的成长,老人已经明显的显示出在监护能力、教育孩子成长上面的不足。在外打工的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从公办学校送入私立学校或托关系把孩子弄到城里面去念书(尽管他们要付出高昂的费用)。试想,想一个学校没有多少学生,还要那么多老师在干嘛?
上一篇:怎么看待饭圈中的“双多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