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中,刘备初识关张,二人为什么就死心塌地跟着刘备?
刘备,关羽,汉室《三国演义》中,刘备初识关张,二人为什么就死心塌地跟着刘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刘备一路走来,在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过程中,关羽、张飞是做出巨大贡献的,当然他们在就被心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同时他们勇武过人,亦是刘备最为信任和倚重之人。
那《三国演义》中,刘备初识关羽、张飞,关张二人为什么死心塌地的追随刘备呢?
首先,刘备虽然初识关羽、张飞,但是他们之后就桃园结义,成为义结金兰的好兄弟。他们都是义气为重之人,若不然,何以在认识不久后就义结金兰呢!
重要的是在他们三人义结金兰的时候。刘备是大哥,关羽、张飞二弟、三弟。关羽、张飞忠义过人,刘备作为大哥,自然要追随刘备。
其次,刘备虽然当时是布衣身份,但是他终究有汉室宗亲的身份。这个身份足以让关羽、张飞敬佩的。毕竟关张二人忠义。
刘关张三人结拜后,刘备一是大哥,二是汉室宗亲。作为兄弟的关羽、张飞自然要追随了刘备了。正是因为如此,就算曾经刘备落魄时四处奔波,关张二人还是坚定不移的追随着刘备。
最后,除了刘备是大哥,有汉室宗亲的身份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备志向远大、自身魅力让关张二人深深信服。
当时天下大乱,汉室衰微,这时是需要有理想、有志向的人去中兴大汉,若是刘姓之人去振兴当然是最好的。
当然关羽、张飞虽然不是汉室宗亲,但他们同样有匡扶正义、振兴汉室之心。只不过他们虽有忠心,却不知何以为之。而刘备志向远大,对当前的形式也有透彻的分析,主要的是他知道如何去做。
刘备的见解、谈吐、志向让关羽、张飞深深佩服,再加上知道他是汉室贵胄的时候,就更加敬佩的,到他们义结金兰刘备成为大哥,关张二人自然而然的就对刘备以兄事之后、以甚于以主公事之了。所以《三国演义》中,刘关张虽初识不久,但关张二人还是死心塌地的追随刘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关张可不是街头拜把子,关张为什么这么死心塌地,可以从团队关系上来尝试分析。
第一,三人有共同理想,刘备是理想的代表。张飞出场第一句是质问刘备: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何故长叹?关羽是来投军讨伐黄巾起义。刘备表明汉室血统身份,说有志破贼安民,却力不能。三人结拜誓言里说的是:救危济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这就是使命感召。刘备在三人中不但年纪最大,而且最有领导智谋,同时又是刘姓,追随刘备,就是实现自我理想。
第二,刘备有身份和人格双重光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人你见过第一面,就对他有着充分的信任和好感。刘备就有这样的能力,要不然也不会有仁义的美名。有些人说的话,就算很离谱,因为人格魅力和他的行动力,让你也会死心塌地。比如当初的马云,50万创业,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理想感召,也是他的人格魅力影响团队。没有马云,团队也分崩离析,没有刘备,就没有人成就关羽和张飞,两人也不会有如此功业。
第三,誓言就是终生。头磕了,兄弟拜了,那就是一生,你就是我一生得大哥,大哥也把你们当成一生的兄弟。誓言是神明作证,立了就是没有二心。三人是誓言的典范,是那些江湖义气所不能比的。刘备是以一个合格的大哥,关张更是义薄云天的弟弟。关张二人先后身亡,60多岁的刘备难道不知道不能打东吴吗?执意要打,不会是假仁假义,落得白帝托孤,都是兄弟情也,都在那杯酒里,因为当初我们说好的……
脑洞史话,洞见历史,欢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关羽杀人潜逃,张飞怒鞭督邮。全是死罪!因此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备,为了洗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重视出身。普通人都随大姓。很多都没有正经名字。刘备出身高贵,且平易近人。颇有大志。关张都是英雄。想有所作为,结识刘备自然是天大的机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刘备的人格魅力,收买人心的高明手段。
二、刘皇叔的金字招牌,号召力!
三、关公及张飞不甘平庸的企图心,被刘备点燃了!
四、那是个群雄四起,风云激荡的时代,时势造英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和人之间不止有勾心斗角,不止是利益纠葛,也不止是互相利用,人和人之间有真挚的感情,而许多的成功团队都是由互相欣赏,真挚的喜欢走到一起的。刘关张三人都是血性汉子,志向高远,他们相遇,有一个词叫“惺惺相惜”最为贴切,往往这种最没有功利心的简单感情就是人类中最牢固的感情,对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