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兰娟院士:高薪给科研人员,不要追捧明星,你支持吗?
明星,科研人员,院士李兰娟院士:高薪给科研人员,不要追捧明星,你支持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都看到:在国家危难之时,人民需要时,军人、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都出征战斗在第一线。
他们的出场不够大吗?他们向任何人要一分钱的出场费了吗?
给明星掏出场费的,为什么不能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也为国家多掏点钱呢?
明星没有钱吗?他们的钱,比军人科学家,医务工作者多多了。为什么没有那么多捐款的?
李兰娟院士的话,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希望各级媒体多多关心、关注科学家,医务工者,军人们吧! 把镜头多留给各行业为国出力的人!
撑起民族脊梁的是他们!!!
早就应该给,科研人员,军人高薪。也希望媒体别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宣传演员上。
也希望有些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演员们演一个小品,登几次台唱一首歌,就会屡次播放家喻户晓。
屠呦呦的事迹,媒体报道过多少次?
不是这次疫情,有多少媒体报道过钟南山院士呢?
你们说呢?朋友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提议很好,抛开年薪工资不说,这至少是在提醒国民,科研人员的重要性。科技兴国,一个国家的强劲实力持续发展,绝对离不开高端科技的支撑,而科技靠谁,很明显,不是那些网红,影视明星,而是科研人员,这些科研人员尤其是一线人员,也许没有英俊漂亮的脸蛋,可能不是所谓什么误乐圈里的高富帅或白富美,但他们默默无闻,低调工作,为了研究出某个科学成果夜以继日,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当前,网络普及全国各地,各种娱乐圈新闻腾出不穷,无数追星一族,吃瓜群众看似精神生活非常的丰富,实质呢?大家想过没有,你们看到新闻影视的背后,靠这些网络的发展,何其不是国家网络通讯的发展成果?这都是科研人员的功劳,国家的发展,还得指望他们,他们夜以继日工作搞科研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也有家人,他们在为国贡献的同时,家人们也要他们的照顾,他们也有后顾之忧,所以,李兰娟院士这个建议非常好,高薪,不能给他们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但至少能在生活物质上更能照顾好他们的家人,这样,他们便能放下家庭生活压力的包袱,全心全意的为国搞科研,这是对他们的尊重,更是对国家的支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行业都有发展规律,有的行业不被关注赚暗钱,有的行业畸形发展处处被关注。任何行业中的翘楚都不少赚,混迹在中低层的也都是苦逼。所以,李奶奶的意思是让大家更关注科学,别再让愚昧的生活习惯成为常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的非常正确!国家安危依靠的是军队,科技和广大第一线工作人员!不要再让这个国家畸形发展![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定要树立《中主西副》大旗,关係到民族生死存亡之头等大事!毛主席教导我们,预防疾病为主。过去,瘟疫来临时,广州地区就会广泛派送“凉茶”(中药汤茶习惯称呼),提前预防瘟疫大规模发生,提高广大百姓免疫力,保护广大人民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中医药理念超越现今西方派科技解读水平,中国早年发明疫苗,后来传到西方国家。千百年来千锤百鍊,大浪淘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论新旧病菌病毒,以人为本,以不变应万变。黑中医药更是无知可耻,居心不良。敬请中西派互相学习,众志成城,共为生灵,杀除新冠病毒魔。
中医中药,望闻问切,以人为本,药到病除,治标治本,天地为证。平靓正捷,冇后遗症,更适合全民医保,利国利民。
非典时期,国医邓铁涛坐镇广医大附一院,众志成城中医药去治疗73个病例,创奇迹4个零。1,“零死亡”,2,“零感染”,3,“零转院”,4,“零后遗证”。国医大师生前邓铁涛曾这样说,中医不是落后,而是太前卫了。今天科学未能理解
听讲89岁高龄的名中医刘仕昌教授医好锺×山患非典的女儿。
锺X山领导广州呼吸道研究所,收治疗非典患者87例,死亡10例,后来5个中医生接手,71例,死亡1例,其余康复。这样的丰功伟绩他本人却很低调,从来不图名不求利,国医邓铁涛生前视频口述,2003年广州庆祝抗击非典胜利冇请中医生去参加。
中央特派广州地区中医生临多危受命,急赴北京小汤山中国香港(香港是承认中国中医生行医,无奈为救命,临急抱佛脚),最后战胜非典阴毒。西医药医非典主要用干扰素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大量使用另患者后遗症严重,骨头坏死及肺纤维化伴终生。网上可搜到大量证据,有时间兴趣可睇睇。以上是信息如有误请指正,欢迎传递中国正能量,谢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