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尊重是规定出来的吗?你会如何尊重他人?
的人,规定,自己的尊重是规定出来的吗?你会如何尊重他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若懂他,以他的方式尊重他。若不懂以大众的方式,最后尊重在心,以自己的方式尊重他若怕唐突明确向他说明就好。心理学上是你以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的方式对他 但切不可要求对方用同样的方式对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做事正义,规范,有社会价值,有益于民众,必定会受到尊重。
2,尊重他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3,尊重,是文化,是知识,是修养,是品德。他源于先天秉赋,也源于家庭的教育及社会的‘’大课堂‘’。
4,尊重,也有他自身的高尚品质。
对受到众人与社会认可的好人好事,一定也必须会得到尊重。
如果对不当的人与事也表示‘’尊重\",那只可说是‘’讨好‘’或\"溜须拍马\",是对\"尊重‘’一词的极不尊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尊重不一定是规定出来的,而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基本礼仪。当然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也不是那么容易简单的事情。因为首先尊重是相互的,你敬别人一尺,别人才可能会敬你一丈。其次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自己还要有一定的自律性,做事做人要有大的格局,凡事处处要多为别人着想,与人方便,自己才能方便。这样不但提升了自己的人格魅力,而且还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尊重不是被规定出来的,而是被教育出来的:
1.被父母、学校教育:
尊重是人与人相处中最基本的素质,无论是面对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是应该有的。这些是父母以身作则、学校老师一点一点教育出来的;而且大量的书籍、故事教大家学会尊重,因为这是学会做人最起码的道理。
2.被环境教育出来的:
熊孩子的背后有可能还会有个熊家长,所以父母的榜样很重要。父母、学校的教育能够完成在家、在象牙塔里的尊重。步入社会之后,就交由社会这个大环境来进行熏陶,比如优胜劣汰的工作方式等。
1)有能力被尊重:虽然我们在职场中总说,一个人的职场素养应该包括:能够区分工作和私人感情这个能力。但是很多人总是混淆,把工作失误看做是这个人的问题,不尊重他人。这个时候能力就是被尊重的利刃!
2)有价值被尊重:能给老板创造价值,能为家里担起重担的人就会被尊重。比如,公司里最先被裁员的一定是不产生利润的部门,那么这个部门国家要求必须有专人担任;在家里被忽略的一定是埋头苦干家务,但没有任何收入的人。所以能产生价值就是尊重的前提。
3.我会学习尊重任何人:
尊重是需要一辈子修行的能力,明白每个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做事规则,在有限的范围内给予最大的自由,就是对他人最大的尊重。
当我年少在校时,明白任何人都应该尊重,后来工作之后开始憎恨那些排挤新人的老油条,接着又厌恶那些做事磨叽总是拖延的人。一个大的轮回后,明白尊重是棵树,要不断的学习尊重两个字真正的内涵。
其实,是否尊重、要不要尊重、怎么去尊重,有一个最大的前提是我们先修行好自己,只有当我们的思考方式变了,才能明白如何“尊重”他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尊重不是规定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应建立在真诚与尊重的基础上。人唯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才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尊重他人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和美德,它需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给别人面子,维护他人的尊严。
1960年当选牛津大学校长的英国前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曾提出过人际交往的四点建议:
1.尽量让别人正确;
2.选择“仁厚”而非“正确”;
3.把批评转变为容忍和尊重;
4.避免吹毛求疵。
这些建议可以说都是围绕着“尊重”提出来的。
在某种意义上,不加掩饰,直接表露或宣泄是无能、自私的错误表现,它只会恶化事端,造成大家都不愉快的结局。掩饰并非虚伪和造作,只是选择适当的语言和时机做适当的事情;相反,没有任何掩饰的人必然不能与其他人愉快和睦地相处。不要不顾别人的感受对他人的缺点大肆批评,也不要用尖刻的语言去伤害他人,不要取笑他人或是对别人感到不屑,这些都是对他人不尊重的表现,是你与他人愉快沟通交流的一大障碍。
尊重他人,才能自重。
上一篇:想报教师招聘的网课,哪家比较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