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俗语“燕知寒门,狗知新婿”是何意思?狗又是如何分辨新女婿?
燕子,寒门,女婿俗语“燕知寒门,狗知新婿”是何意思?狗又是如何分辨新女婿?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语“燕知寒门,狗知新婿”是何意思?狗又是如何分辨新女婿?
燕知寒门,狗知新婿。这句话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是燕子知道谁家是穷人家,谁是富贵人家。狗知道谁是新女婿,那到底燕子怎么知道谁家是寒门,狗又是如何分辨新女婿的呢?
一、燕子是以吃害虫为主食的,从小长辈就教导我们不要伤害燕子,深受人们的喜爱。有很多描写燕子的诗句,在此不作描述。燕子窝是用泥筑的巢,所以燕子喜欢在房屋的门头底下筑巢既安全又挡风雨。另外喜欢在房屋内面的天花板下或椽梁上筑巢。
二、燕子在房屋内面筑巢时,为方便进出、自然选择门缝大的房屋。贫寒人家的大门因生活困难而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甚至在农村穷人家白天都不怎么锁门的。而富人家的大门完好无损、严丝合缝且时常紧锁、生怕有人偷窃家中的财产,迫使燕子选择贫寒人家。并不是燕子真的知道谁是贫寒人家。从某一方面反映出贫寒人家的无奈、不甘和自卑的心理,连燕子都知道谁是寒门。
三、狗又是怎么知道谁是新婿的呢?实际上狗是不知道的,过去农村人家养狗是为了看家护院,见了生人、不熟悉的面孔会撕咬的,自家人是不会咬的。过去农村新女婿上门时,是被非常看重的。一是有家人出门迎接、二是有熟人陪同、三是有自家人或女朋友陪同,狗虽然不认识新女婿但认识自家人、认识主人,说狗知新女婿,从某方面表达了主人对新女婿的恭维和新女婿上门时的喜悦心情。
总之燕识寒门,狗知新婿。并不是真的燕识寒门、狗知新婿,而是时势造旧的。现在农村生活好了,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家家户户都是崭新漂亮的楼房,己没有适合燕子筑巢的地方了,燕子还识寒门吗?新女婿上门若是没有家人陪同,狗照样咬或吠叫。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在留言处留下宝贵意见。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知大家是否赞同我说的这句话,我觉得动物都有灵性,它们像人一样都是有感情的,过去就听农村老人们说“燕知寒门,狗知新婿”,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而且我也亲身体验过。俗语“燕知寒门,狗知新婿”的意思是说,燕子能分辨出苦寒之门,狗能识别家里的新女婿。
小燕子是农村的常客,它们经常在屋檐下、树枝上搭窝,这一个个燕窝看似搭的稀松平常,其实“选址”可很讲究呢。燕子只在家庭和睦生活美满的家庭搭窝,从来不上苦寒门上去,所以在农村也有的老人会说,谁家如果有燕子窝,至少证明这户人家家里过得还不错。而那些家里总是吵吵闹闹摔盆摔碗的,过得穷不说还天天吵架,这样的家庭小燕子是绝对不会去搭窝的,所以老人们都说小燕子还挺聪明伶俐的,知道谁家穷苦谁家和睦,燕子不进苦寒门。
狗知新婿也挺神奇的,我们家邻居原来没结婚的时候,就带着她的男朋友回家,她们家养了一条五六年的狗,总在门口溜达,看到谁就冲谁汪汪叫,但是第1次带男朋友去家里,狗见了他竟然只是摇尾巴装可爱,一声都没有汪叫,也不咬他,就好像本来都认识一样。老人们说狗是认识家里新女婿的,不过这里所说的新女婿只是个泛称,只要是自己家里的人,它都通通不咬。
我小的时候跟着爸妈在外地住,后来有一年过年回农村老家,爷爷家里养了一条可爱的小狗,我第一次见到它就很喜欢,小狗好像也认得我是自家人一样,不叫不咬特别乖巧,要知道那可是只凶猛的看门狗。但是即使是狗,它也是有情感的,只对外人和看起来不像好人的人撕咬,对自己家里人还是很友好的。
动物们都是有感情的,我们一定要爱护动物,不管是家养的猫狗,还是一些珍惜的野生动物。如果人类伤害了他们,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得到应有的惩罚,爱护动物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语:“燕知寒门,狗知新婿”是何意思,狗又是如何分辨新女婿?
在农村里有许多的俗语,有关于气候的、有关于动物的、有关于面相的,还有关于生活的。而这些俗语虽然千奇百怪,但是却蕴藏着很大的道理。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后人也要根据俗语来判断,避免少走一些弯路。
而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关于动物的俗语,说:“燕知寒门,狗知新婿”,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而狗又是如何分辨新女婿呢?李子来回答。
农村俗语“燕知寒门,狗知新婿”的意思
为什么老祖宗说“燕知寒门”呢:
燕子是一种吉祥的鸟儿,而在农村里很多喜欢燕子的到来。而今年春天我家就来了一对燕子,在大门口筑了巢穴,并生下了几只小燕子。而对于燕子的到来我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家里老人说“燕子不仅苦寒门”,只有富贵幸福的人家燕子才会选择做巢的,至于一些贫寒的人家,燕子也是要敬而远之。
不仅如此,在古时候富人也是非常喜欢燕子进家的,而一些文人雅客也这下了很多关于燕子的名句,比如刘禹锡的这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说明了燕子在古人心中的地位,除此之外,还有“燕子不进苦寒门,家猫不入白事堂”等脍炙人口的俗语。而这是什么原因呢,燕子虽然是益鸟,但是为什么老祖宗说这燕子“能知寒门”呢,我认为是这样的:
古时候是不比现代的,那时候处于农耕社会,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是有很多的贫苦老百姓。古代穷苦老百姓多,他们住的房子自然也是简陋的,而简陋的茅草屋都是好的,也更没有什么大门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