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你尽孝心了吗?如何做的?
父母,老人,孝心老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你尽孝心了吗?如何做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百善孝为先,如若你想在世间打出一片天地,干成一番事业,将来让你的儿女也很孝顺,并好好赡养自己,就应及早给他们做好表率 ,趁自己父母还健在之时,好好的赡养孝顺他们。而等到百年之后,再送金山银宫,聚宝盒摇钱树都是无用的虚幻之物,白白浪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简单,最好办法,是和父母好好说话。真正孝心是可以静下心来,好好陪父母说话聊天。通过聊天方式,知道父母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经济上主动承担父母的生活费用。细水长流般的坚持下去,不能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平平淡淡,开开心心陪着父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且行且珍惜吧,世上没有后悔药。不要等到大龄才去注重修心已晚,未来的果都是现在的自己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尽个人最大的努力让健在亲人享受更好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欲孝而亲不在”----这样一句伤感的话,时刻提醒我们尽可能的多尽孝,这个问题上呢,我觉得我一直在努力,但是做的远远不够好!
说一下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吧!
一,作为我们这种已婚有娃的家庭,孝敬父母就不是我们一个人的事儿,而应该是夫妻和下一代,共同来完成,所以我们应该营造一个孝敬老人的家庭环境,让爱人和孩子的心中,都存有孝心。
二,要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老人的需求,比如我公公婆婆虽然都在农村,但是年龄差异比较大,那么需求完全不同,公公喜欢牙口不好,只喜欢烟酒,婆婆喜欢零食,但是身体不佳.....
三,所有老人虽然嘴巴不说,都希望得到的还是陪伴,那么虽然我们回老家大约50公里,也最多一周回去一次,哪怕你回去什么事儿都不干,哪怕饭来张口,老人家依然开心。
四,给老人更多的赞美 ,这一点,我们以前做得并不好,中国大部分的子女,喜欢把对父母的爱藏在心里,表面上平淡如水,父母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却急火攻心。
以前,面对老人的唠叨或者哪些违背常理的谣言,我们会迅速反驳甚至争吵,现在尽可能的顺着老人的意思,心中明白就行,不去争论,你争赢了又能怎样呢!反而给老人更多的赞美,比方说他弄的饭菜哪怕味道一般,你如果说非常好吃,他们就会高兴的像个孩子....
五,用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老人,打个比方,在我们的眼里,老人最需要的是养生,但是很多老人,并不服老,他们不想和社会脱节,他们想得到成就感。那么我们如果可以教会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可以教会他们连接WiFi,教会他们使用微信,甚至教会他们来制作音乐相册,他们一定非常乐意的, 想象一下,一个60多岁的老太,把自己制作的音乐相册,分享给她的好姐妹,那是多么的兴高采烈的事儿。
六,我们在照顾好老人的同时,也要照顾好我们自己,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的去尽孝,我们好,父母才能好,全天下的父母都一样。
以后的岁月里,我会对家里老人,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关爱;尤其不能吝啬爱的表达,对他们的赞美,这一切,是再好的物质生活,都取代不了的。等到他们放得下老家里的鸡/鸭/鹅/兔,以及农村的父老乡亲的时候,接他们跟我们一块居住。
现在的我们,怎么把我们孩子放在掌心,我们就应该如何善待我们的父母,就这么简单!愿所有老人都健康长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就是顺从父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尽早尽孝。尽早让老人感受到,多在一起陪伴
上一篇:你会画画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