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写一篇好的故事文,有什么公式吗?
故事,公式,情节如何写一篇好的故事文,有什么公式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法
这种创作技巧是,作者把自己准备着力表现的人物,不妨先压一压,就如伸出去打人的拳头 ,先缩一缩。这样,击出去,更有力;而准备贬低的人物,则不妨先让他“威风威风”,然后,让他从“威风岭”上掉下来,便“摔”得更惨。
“盆中藏月,以小见大”法:
用这个技法的小说,一般题材单纯,场景单一,人物较少,情节相对来讲也比较平淡。但如何从单纯的题材和不长的篇幅里塑造丰满的形象和挖掘出较深的主题,就得“盆中藏月,以小见大”了。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法:
这是讲小说收尾的技巧。故事的开头好,发展好,但最后一个音符,最后一抹油彩,最后一个标点处理若不当,也会虎头蛇尾,归之失败。因为这不仅是作品的落脚处,还需把作品最精粹的地方展现出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列位好,这里是西城艺巷。
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在考虑如何才能真正说点有用的帮助到您。
刚好前两天看到一个帖子,问题是这样的,十个字写一个小故事。
其中有个回答是这样的:
“来吗?”
“来!”
“来了吗?”
“来了”
我也写了一个,如下:
“干吗?”
“干!”
“干?”
“干干!”
虽说有点色情小内涵,可我们发现这两个故事寥寥数字,再加上标点符号的巧妙运用,便勾勒出让人浮想联翩的画卷,那画面给人无尽遐想,文字魅力,有此还当如何?!
其实,很多人以为写故事很容易,恰恰相反,写故事是相当耗费心神的。耗时巨大,而且要忍受得住寂寞,因为有时,你明明觉得自己的故事引人入胜,却关注者寥寥。有时候半天甚至一天构思的时间过去了,出来的短篇故事才不过区区千字左右。
言归正传,不管故事创作的难易,但是作为故事创作者不能轻言放弃,耐得住寂寞,才能长远。以下是我个人的理解和观点,分享给大家参考。
一、什么是故事?
1.如果想要写出一篇好的故事,我们首先要了解以下几个重点,在明白了这些以后,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完成我们的创作。
(1)故事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2)故事到底有什么特点?
(3)我们写这个故事想要干什么?
其实,以上这些问题,和困扰人类至今甚至永远的三个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即:
(1)我从哪里来?
(2)我是谁?
(3)我要到哪里去?
只有在我们搞清楚上面这些问题以后,才有可能动笔,才有可能创作出一篇好的故事。
(1)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2)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3)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故事梗概。
以上部分是360国学提供的三种基本解释,我们逐项分析:
1)第一种,“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这个属于字面意思,重点在于“故”字,也就是已经发生的,过去的,历史的事情,称之为“故事”。
这个字面的解释,往往被人忽略,很多人以为这不就是字面意思吗?
在我看来,一方面,我们要透过的意思去看本质,过去的事情,这说明过去的事情为现在的人提供了一个经验和参考,我把这个特性叫做历史性。
比如说昨天邻居家燃气泄漏发生爆炸,一死一伤。
身为一个创作者,这是多么宝贵的创作素材,这可以作为创作的灵感原点。
这也恰恰印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另一方面,我们处在时间洪流的中心,过去的事情不可留,未来之事可期,既然过去的事情可以指导我们创作,那么未来的事情呢,也可以为我们提供灵感。我把这个特性叫做前瞻性。
未来十年会发生什么?谁都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现在的社会来畅想未来的情景,这就好比2010年的时候连智能手机都不甚有,谁能想到2020年智能手机的工艺更新换代频率如此之快。
拿2010年对比2020年来类比2020年之于2030年甚至更加未来的时代,我们的创作就会豁然开朗。
2)第二种,“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故事梗概。”这个属于故事的核心,它主要向我们阐述了故事自身的特性:连贯性,引人入胜,富有感染力。
(一)连贯性:好的故事一定是一个一气呵成的态势,不能是像小孩子走路一样磕磕碰碰,那样会直接影响读者心中的观感,因为读者的思路是跟我们一起走的,我们创作的不平稳,读者看着也不会舒服。
那么如何保持连贯性呢?我认为需要做好构思,提好大纲,明白我们要写什么,先写什么,后些什么,有句话叫“提纲挈领”,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二)引人入胜,也就是富有吸引力,如果说前文提到的连贯性无法做得很完美的话,那么这部分如果放在考试中可就是拉分的关键了,可以说一个故事有没有吸引力决定了这个故事是否让人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解决:
一是题材;
二是情节。
题材的选定直接决定了受众的群体。这个不难理解,故事分为很多种,我们习惯在故事之前加上一两个字来区分作者或是受众的类型,加个“鬼”就变成了鬼故事,加个“睡前”就成了宝宝睡觉的福音,加个“内涵”有可能涉及点不可描述的事情等等,总之一句话,选定了题材就坚持写下去,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样是不行的。
情节最重要,请大家大声读三遍。
失去了情节的故事,就不算是故事,情节是故事的灵魂。
提到这点,就不得不提到小说,您请注意了,小说和故事是完全不同的,故事甚至不能算是一类文体,一言以蔽之,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当我们看完小说时,会清晰记得某个人物形象,他的名字一定会为我们所牢记,但是故事情节就记得不太清晰了,只会记得几个经典的片段,而故事可就不一样了,故事的结尾一定是既定的,而且故事重情节,我们看故事会发现很少有主人公的概念,通篇都会以“他”“她”来命名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说情节对于故事来说十分重要,可以说“一段情节逼死英雄汉”真不为过。
不过我还是想说两句,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文化也在蓬勃向上,新旧文化的冲击、融合、创新是必然趋势,我们创作者不能摒弃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但是也要学着创作新事物,新文化,这是时代不可避免的东西。
上一篇:喜欢一个女孩两年多了她也一直单身,知道我喜欢她,该不该坚持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