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梦溪笔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梦溪笔谈,笔谈,沈括《梦溪笔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梦溪笔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梦溪笔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梦溪笔谈》属于笔记体散文。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著作,他在晚年用笔记文学题材写成梦溪笔谈二十六卷。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 ,地学,生物以及冶金,机械制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阔丰富,是中国科学史上重要著作。
《梦溪笔谈》共分十七门分类,记事一事一条,一共六百多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科技等各个方面,包括农林天文,立法,气象,物理,数学,化学,动物地理,文学史,学考古,医药水利工程和建筑灯。
《梦溪笔谈》主要论述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当时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反映了十一世纪我国科学的辉煌成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梦溪笔谈》大家都不陌生,为北宋沈括所作。我先用句上学时最官方的话描述一下这部书: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太牛气,有点百科全书的既视感。
您先看一下目录,就知道多么全面了,当年来说,还是很厉害的。
据现可见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您要真是想再详细的了解具体都分什么啊,都有什么啊,建议去百度百科一下,里面很详细的,我就别当搬运工了。
这本书,对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等,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啊,沈括得是个什么样的人,天啊,什么都懂,反正我是难以相信。但是就目前历史学家考证,《梦溪笔谈》确实为沈括所作。
不过现在来看,如果是从学习的角度出发,个人认为没必要去研读,毕竟很老了,现在早就超越了,您想学什么,有的是教材,不过按历史角度来说,这本巨作是震惊全世界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当于是一部中国古代时期的科学技术类书籍,作者沈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梦溪笔谈》一书,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科学巨著。由于沈括博学多才,史称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历法、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述。”本书乃系其一生学识、见闻之精粹,编纂而成。因成书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故名《梦溪笔谈》。
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等17门,涉及典章制度、财政、军事、外交、历史、考古、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广阔的领域。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全书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内容极其广泛,约占全书内容三分之一还多。具体包括有天文、历法、数学、地质、地理、地图、气象、物理、化学、生物、农学、医药学、印刷、机械、水利、建筑、矿冶等多个分支。
本书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基本反应了北宋时期中国的科技水平,其中有很多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本书被视为中国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典籍,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各卷依次为“故事(一、二)、辩证(一、二)、乐律(一、二)、象数(一、二)、人事(一、二)、官政(一、二)、机智、艺文(一、二、三)、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一、二、三)、药议”。
《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1][2]
从内容上说,《梦溪笔谈》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如《技艺》正确而详细记载了“布衣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深受国际文化史界重视。“辩证”门谈韩愈画像条,使后人了解从北宋就产生并沿袭下来的一个错误:把五代韩熙载的写真当成韩愈的画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