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几点上班)
广州,城市,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几点上班)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最近很多小伙伴想了解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的一些资讯,今天小编整理了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相关的信息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几点上班 2、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成绩是看卷面还是教务系统的成绩为准 3、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学校领导 4、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几点上班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五点上班。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得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上班时间是早上八点半到下午五点,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成绩是看卷面还是教务系统的成绩为准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成绩教务系统的成绩为准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是对全院教学工作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实施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主要职责是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上级领导部门指示、规定,结合学院实际,做好各项教学业务管理工作。其宗旨是:在院长和分管副院长领导下,推动学院的教学改革,实施学院教学工作的管理,为全院教师和学生提供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关的各种服务。下设教务科、考务科、实践教学管理科、学籍管理科、教研科、教材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学校领导
李训贵,院长。1958年出生,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历任广州师范学院物理系主任、教务处处长,新广州大学教务处处长,2002年始任广州大学校党委、广州大学副校长。是2000年国际核废料回收和利用大会的科学委员,历任两届中国高等科技中心理论物理中心协联成员。兼任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教育协会社会教育与终身学习资源建设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校教师职称学科评委,广东省高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广东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继续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妇联第十届和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多年来一直在高等教育管理、社区教育、国学教育、大学文化建设和物理学方面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1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76篇(其中SCI收录12篇),出版学术专著、本科生教材等共15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厅局级教学科研奖励4项。先后获得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奖励和荣誉称号共48项。中国广州市第七次和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人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委员。
徐小锋,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66年9月出生,汉族,党员。199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获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历任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副处长、处长,机关党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市纪委监察局派驻市人口计生局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市纪委监察局派驻市卫生计生委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
张平,副院长。1957年出生,汉族,党员,副研究员。1983年于华中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历任广州市职工大学系副主任、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校长助理、副校长,纪委书记;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多年来一直在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并兼任《职大学报》副主编。发表文章30多篇;主持省、市(厅)级课题和教学改革项目7项,市级精品课程1门;总编、主编、副主编并出版高职教材、专著17部(册)。
张胜红,副院长。1969年9月生,湖北省天门市人,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高级会计师。1990年大学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1993年研究生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管理工程系运输经济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4月-2003年9月先后任广州车辆段助理会计师、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财务处科员、副科长、广州铁道资金结算中心部门经理、广州铁路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总公司计财部长、广州铁路集团客运公司计财部长(副处级)、财务部长。2003年10月-2016年1月在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先后任计财处处长(正处级)、后勤管理处处长、财务处处长。长期在国有企业和高职院校从事财务、后勤管理工作,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在财务会计领域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一、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邮编是多少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邮编为510405,该校地址位于广州市广园中路248号,是一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
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简介
学院的办学理念是:“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塑校、特色兴校”。办学定位是:立足广州,服务城市发展;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积极拓展社区教育;坚持职业教育规律,坚持文化塑校,坚持内涵发展,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以岭南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互交融为特征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应用技术转化平台、社区教育与服务示范中心和市民终身学习园地。学院发展的四大办学优势是:北上广一线城市的中心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风景区、文理工艺专业兼有的综合区、毕业生高就业率的示范区。
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62年,50多年来为社会各界培养了30多万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2009年12月,学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3年11月,被广东省教育厅确立为广东省示范建设高职院校。到2020年,争取建设成为广东省一流水平的高职院校。
学院位于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现有5个校区。广园南校区、广园北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下、麓湖之畔,海珠、滨江及越秀3个校区分布在广州中心市区。学院建有多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宿舍楼、学生活动中心、室内外体育场馆等设施一应俱全。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和应用水平在全省高职院校中位居前列。
目前,学院面向广东、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山西、内蒙古、河南、贵州、云南、甘肃、河北等14个省、自治区招生,第一志愿上线率和新生报到率连年保持较高水平。学院围绕服务广州城市建设与城市服务二大板块开设了10个专业群,设有信息技术系、机电工程系、商贸系、财会金融系、旅游系、公共管理系、艺术设计系、城市建设工程系、食品系、应用外语系、社科部、国学院、继续教育中心等13个教学单位,高职教育研究所和社区教育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