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保定十三太保(《上海滩十三太保》保定十三太保都有谁?)
太保,晋绥,保定保定十三太保(《上海滩十三太保》保定十三太保都有谁?)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是,意外往往就是这么突然,这场战斗当中发生了一件事,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使得“晋绥军十三太保”从此走向衰落,而这场事件的源头,居然是阎锡山本人。
十三太保当中的老大,是晋绥军第5军军长李服膺,日军入侵山西以后,李服膺奉令率全军,在天镇县与日军展开了交战,双方浴奋战十天,日军始终没能入城半步。
然而,就在这时,李服膺接到了阎锡山的一项命令:撤退。
收到电报以后,李服膺百思不得其解,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何要撤退,但是,最终他还是选择相信了阎锡山,天镇就此失守。
回到阎锡山身边以后,李服膺刚想要问个明白,但结果却被几名卫兵直接抓捕,之后被阎锡山以擅自后退为由当场决。
史料对于这起事件记载并不多,思考其中原因,很有可能还是蒋介石所强调的“不抵抗政策”仍在作祟,阎锡山在保卫自己地盘和遵从意志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困难,最终才以李服膺临阵逃为由将其毙。
“晋绥军十三太保”的老大李服膺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人的口之下。
李服膺死后,时任二战区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的 傅作义 曾痛惜的说:盘山失守怎么竟把罪责全落在李军长一人身上,真是可恨、可惜又可叹!他虽然牺牲了,但是,是有代价的!
这个代价是什么,傅作义并没有明说,但是,此时的“晋绥军十三太保”已然不在团结。
李服膺的死,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一个难以过去的坎,今天阎锡山能够把李服膺卖了,明天会不会把自己给卖了?
阎锡山的这种内心的矛盾所带来的恶果就是,它直接影响到了晋绥军本身的士气。
虽然多年经营下来,晋绥军的底子并不差,但是在接下来与日军作战过程当中,晋绥军连连败退,山西省绝大多数的领土葬送敌人之手。
到了最为严重的时候,掌握在晋绥军手中的地盘只剩下了7个县城,二十万人的大军不足四万人。这直接导致了原本团结一心的十三太保在这一刻分崩离析。
陈长捷选择了远赴南京国民党任职,不再屈居阎锡山之下。剩余的十一人当中,傅作义则带领了十三太保一半的成员离了晋绥军体系,成立了绥远军,另起炉灶。
昔日的十三太保,留在阎锡山身边的仅剩下杨澄源、王靖国、赵承绶,以及孙楚、梁培璜五人,阎锡山再也不复往日雄风。
虽然傅作义并没有正式与阎锡山撕破脸,但是,双方之间的隔阂已然十分之深。
阎锡山的落寞,最为高兴的莫过于蒋介石。
然而双方的实力此消彼长之下,阎锡山此刻再也没有“反蒋”的余地了,之后的日子里,他开始为蒋介石马首是瞻,彻底放弃了称王称霸的念头。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为了向蒋介石表示忠心,同时也为了能够扩张自己的地盘。阎锡山与山西省八路军就日军投降的由头,发起了战争。
原本指望这场战争重新翻身的阎锡山没有想到,这一次自己再次输了个一干二净,几万大军有去无回。
之后的日子里,阎锡山意识到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开始在山西省各地疯狂修建碉堡,准备做最后的负隅顽抗。
而在另一面,当年曾经离晋绥军的傅作义日子却蒸蒸日上,傅作义在“十三太保”里毫无疑问是最会打仗的那一个。
抗战结束以后,由于常年积攒下来的战功,傅作义被蒋介石任命为12战区总司令,到了后来解放战争当中,他还当上了华北剿总,总管华北一切防务,这其中就包括阎锡山的山西省,此次此刻,他的实际地位已然超越阎锡山。
傅作义另一个超越阎锡山的地方是,他对于时局有着深刻的认识,1949年1月,在意识到蒋介石政府已然无药可救以后,傅作义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起义,这一举动促使了北平和平解放,免去了上百万人的流离失所,同时保护了北平城内的无数珍贵古迹。
也正是因为傅作义的这个举动,给了“晋绥军十三太保”当中的其他几位成员一条生路。
1949年,随着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与当年曾经追随自己的楚溪春、李世平等人接受了和平改编, 十三太保当中,追随傅作义的这一派除了鲁英麟仍然负隅顽抗,在涞水战役中被我军击败,走投无路自尽而亡以外,几乎全都平稳落地。
而反观阎锡山这边的几位“十三太保”,却可以称得上是命运多舛。
在解放战争期间,十三太保成员赵承绶在晋中战役期间被儿时好友徐帅击败,沦为了解放军的俘虏;临汾守备司令梁培璜则在临汾战役被我军俘虏,后被送去改造;孙楚和王靖国作为太原的城防司令,太原战役兵败被我军俘虏……
十三太保的二号人物、曾经被称之为阎锡山左右手的杨澄源,也在吕梁战役中被我军俘虏。
杨澄源在被俘虏以后,积极接受改造,认清了国家的形势,也对自己曾经所犯下的错误做出了反省。
在太原战役的最后阶段,杨澄源曾经主动请缨,希望能够进城劝说阎锡山投降,对于他的请求,解放军将领贺龙表示了同意。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杨澄源在面见阎锡山以后,刚刚说明了来意,却被阎锡山当场缴械抓获,以“通敌”的罪名送往了南京进行关押。
杨澄源是自从李服膺死后,十三太保的第二位核心人物,也是留在阎锡山身边的其余几人的核心骨,对于阎锡山一直以来也是忠心耿耿。
可没曾想,杨澄源的一把忠心,却换来阎锡山的如此抛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十三太保,在这一刻已然不复存在。
然而,杨澄源最终也没有关押多久,在山西解放以后不久,南京也迎来了解放,杨澄源被解放军战士从监狱当中救了出来,之后一直生活在北京,安享晚年。
退往台湾以后,阎锡山的晚年一直以各种“反攻大陆”的论调,企图讨好蒋介石,但是对于他的做法,蒋介石总是致以无视。
直至1960年阎锡山去世,仍没能重返政坛。
阎锡山的一生是失败的,而这场失败的最大因素,不是日军,不是,更不是蒋介石,更多的是他自己。
名列阎锡山“十三太保”,他抗日寇战天镇,奉命撤退后被处极刑
以上就是保定十三太保的相关信息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