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洪水灾害(什么是洪水灾害 预防洪水灾害的措施有哪些)
洪水,洪涝灾害,灾害洪水灾害(什么是洪水灾害 预防洪水灾害的措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最近很多小伙伴想了解洪水灾害的一些资讯,今天小编整理了与洪水灾害相关的信息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洪水灾害 预防洪水灾害的措施有哪些 2、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什么是洪水灾害 预防洪水灾害的措施有哪些
洪水给人类正常生活、生产活动带来的损失和祸患,简称洪水灾害。 其中洪水指凡超过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容水场所的承纳能力,造成水量剧增或水位急涨的水文现象。预防洪水灾害的措施有: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扩展资料:
洪水灾害在我国发生的频率颇高且危害范围较广,海河北部平原、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都属于多发地区。洪灾的发生常使农业造成巨大的损失,除此之外,它还会严重影响工业生产,甚至威胁生命财产安全。
1990年,江南西部发生洪灾,导致378人死亡;5805人受伤;80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50多万间房屋倒塌、损坏。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因发生洪水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2000亿元人民币,仅1998年就高达2600亿元人民币。
此外,洪涝灾害还会改变生态环境,扩大病媒昆虫孳生地,因此,常致一些传染病的流行,疟疾、霍乱是常见的灾后疾病。1991年,安徽就因水灾暴发疟疾高达340万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洪水灾害
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形成原因:
一、自然条件
气候异常,降水集中、量大:中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一般年份雨季集中在七、八两个月,中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这是产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洪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能出现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
二、社会经济条件
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达地区。
三、城市洪灾形成的原因,一到夏天,很多城市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夏天雨水多。
2:城市雨水比农村多。城市的“雨岛效应”(城市温度高,上升气流多,雨水多),城区的年降雨量比农村地区高5%到10%。
3:城市地表覆盖多是隔水层,不透水。雨水多了后排不掉。
4:城市地势低,外来洪水容易入侵。城市往往建设在地势地平的地方,导致外来水量多,自然排水不易。
5:城市预防及应对灾害能力不足,机械排水能力不足。
具体措施:
(一)实行深沟、高畦耕作,可迅速排除畦面积水,降低地下水位,雨涝发生时,雨水及时排出。
(二)洪涝发生前,如作物接近成熟,应组织力量及时抢收,以免洪涝损失。
(三)洪涝灾害发生过程中,要利用退水清洗沉积在植株表面的泥沙,同时要扶正植株,让其正常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尽快恢复生长。
(四)洪涝灾害过后,必须迅速疏通沟渠,尽快排涝去渍。还要及时中耕、松土、培土、施肥、喷药防虫治病,加强田间管理。如农田中大部分植株已死亡,则应根据当地农业气候条件,特别是生长季节的热量条件,及时改种其它适当的作物,以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五)旱地怕涝作物要采取联片种植,做到排灌分家,避免水田和旱田用水相互矛盾。
扩展资料:
就全球范围来说,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多台风暴雨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包括:孟加拉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近海岸地区。此外,在一些国家的内陆大江大河流域,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中国洪涝分布主要的雨涝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
根据历史雨涝统计资料,雨涝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
全国雨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概括而言,雨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洪涝的危害:
1、环境破坏,经济损失
洪水泛滥,淹没了农田、房舍和洼地,灾区人民大规模的迁移;各种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没引起群落结构的改变和栖息地的变迁,从而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野鼠有的被淹死,有的向高地、村庄迁移,野鼠和家鼠的比例结构发生变化;洪水淹没村庄的厕所、粪池,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尸体的腐败,引起蚊蝇孳生和各种害虫的聚集。
2、水源污染
洪涝灾害使供水设施和污水排放条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厕所、垃圾堆、禽畜棚舍被淹,可造成井水和自来水水源污染,大量漂浮物及动物尸体留在水面,受高温、日照的作用后,腐败逸散恶臭。这些水源污染以生物性污染为主,主要反映在微生物指标的数量增加,饮用水安全性降低,易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洪水还将地面的大量泥沙冲入水中,使水体感官性状差,混浊,有悬浮物等。一些城乡工业发达地区的工业废水、废渣、农药及其他化学品未能及时搬运和处理,受淹后可导致局部水环境受到化学污染,或者个别地区储存有毒化学品的仓库被淹,化学品外泄造成较大范围的化学污染。
3、食品污染
洪涝灾害期间,食品污染的途径和来源非常广泛,对食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产生严重影响,常可导致较大范围的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暴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洪涝
以上就是洪水灾害的相关信息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