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七巧板的由来(七巧板的由来)
图形,由来,角形七巧板的由来(七巧板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最近很多小伙伴想了解七巧板的由来的一些资讯,今天小编整理了与七巧板的由来相关的信息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七巧板的由来 2、七巧板的来历七巧板的由来
七巧板来源于北宋时期的“燕几图”。燕几的意思是招呼客人宾宴用的案几,设计者是北宋进士黄伯思,他先设计了六件长方形案几,于宴会时能视宾客多寡适当调整位置。随后又增加一件小几,七件案几全拼在一起,会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分开组合可变化无穷。
后来,明朝严澄依照“燕几图”的原理,又设计了“蝶翅几”,由十三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而组成的,拼在一起。蝶翅几虽然是严澄发明的,但是《蝶几谱》却是明朝的戈汕在1617年编著。是一只蝴蝶展翅的形状,分开后则可拼成出一百多种图形。
现代的七巧板就是在“燕几图”与“蝶翅几”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出来的。
七巧板玩法
1.依图成形,即从已知的图形来排出答案。
2.见影排形,从已知的图形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排法。
3.自创图形,可以自己创造新的玩法、排法。
4.数学研究,利用七巧板来求解或证明数学问题。七巧板按不同的方法拼摆、组合可以拼排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和形象,如桥梁、船只、房屋、手枪等。
七巧板的来历
专家认为七巧板起源于中国古老的测量工具――矩
七巧板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古典智力玩具。关于它的起源历史上众说纷纭,有说是源于勾股法,有说是由宋明以后的生活用具燕几、蝶几演化而来。中国最权威的七巧板专家傅起凤在她最新出版的专著《七巧世界》中指出,七巧板应该来源于4000年前中国古老的测量工具――矩。
七巧板是一种用七块大小不同的正三角形和矩形拼出形态万千的奇妙图形的游戏。它是众多拼板游戏中的佼佼者,也是中国传统智力游艺中的佼佼者。因为它用七叶拼板成图,巧变多端,故也称七巧图。传入欧洲后,称之为唐图,是世界公认的中国人创造的智慧游戏。
历史上关于七巧板的记载最早见于清嘉庆甲戌十九年(1814年),桑下客在《正续七巧板图合壁》序言中说:“七巧之妙,亦名合巧图,其源出于勾股法。”傅起凤经过30多年的考据证明,从文化数理渊源来看,七巧板源于人们对“矩”――直角三角形的认识。
”七巧板最显著的特点,是全部图形都以矩为基础构成,七巧游戏可以说是矩的游戏,”傅起凤说,“我们的祖先对矩情有独钟,认识、研究、应用矩非常之早。中国古代的数学经典《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中,最早讨论了矩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问题,在世界科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西汉时期的中国数学经典《周髀算经》中,有周公与大夫商高关于矩的对话。而在我国的四川、山东、河南的汉墓中也发现了伏羲和女娲,一人举规,一人握矩的画像石。
傅起凤说:“把几个直角三角形或合或分,可以千变万化,得到无数的图形,这本身就是非常有趣的事。古人就是在实践中获得这种灵感,以矩为基础创造出七巧板游戏。”
在新书《七巧世界》中,傅起凤还阐明了七巧板与矩、与勾股法、与出入互补和与燕几、蝶几的关系。书中还提供了她多年收集的3000个七巧古谱和答案,以及傅起凤的父母傅天正、曾庆蒲创造的1000个新图,以及构思巧妙的七巧书法900幅。
以上就是七巧板的由来的相关信息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剑网三818(在《剑网三吧》有哪些经典/有趣的818?)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