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光伏并网配电箱接线图(地面分布式光伏组件选型及电量计算)
逆变器,组件,电压光伏并网配电箱接线图(地面分布式光伏组件选型及电量计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3太阳能光伏电池布置
如前所述,考虑地形情况,组件采用最佳倾角固定支架 的安装形式,安装于地面之上。
1.4太阳能光伏电站年发电量估算
本电站系统总装机容量为20MW,设计系统效率为78%。
25后系统效率衰减为最初效率的80%,经计算,系统首年发 电量为1901. 8万kWh, 25年共发42858. 35万kWh电量,预 计年平均发电量1714. 35万kWh。
综上所述项目建成后25年总共发电42858. 35万kWh。
1.6电气方案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由光伏组件、直流防雷汇流箱 箱、直流配电柜,并网逆变器、交流配电柜、计量监测装置 升压变压器及上网配电系统组成。太阳能通过光伏组件转化 为直流电力,通过直流防雷汇流箱汇集直流配电柜,有其控 制输送至并网型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与电网同频率、 同相位的正弦波电流后升压并网。
方阵设计
1、 太阳电池阵列方阵设计的原则
(1) 太阳电池组件串联形成的组串,其输出电压的变 化范围必须在逆变器正常工作的允许输入电压范围内。
(2) 每个逆变器直流输入侧连接的太阳电池组件的总 功率可大于该逆变器的额定输入功率,但不应超过逆变器的 最大允许输入功率。
(3) 太阳电池组件串联后,其最高输出电压不允许超 过逆变器最大耐受电压。
(4) 各太阳电组件至逆变器的直流部分电缆通路应尽 可能短,以减少直流损耗。
(5) 应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合理选择太阳电 池组件的串联数量,达到最大限度获取发电量的目的。
2、 太阳电池组件的串、并联设计
太阳电池组件串联的数量由逆变器的最高输入电压和
最低工作电压、以及太阳电池组件允许的最大系统电压所确 定。太阳电池组串的并联数量由逆变器的额定容量确定。在 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的提高直流电压,以降低直流部分线 路的损耗,同时还可减少汇流设备和电缆的用量。
本项目所选逆变器的最高允许输入电压为1000V,输入 电压MPPT工作范围为450V〜820V。260Wp多晶硅电池组件 开路电压37.68V、最佳工作点电压30.73V、开路电压温度 系数-0. 326%/K。
电池组件串联数量计算
计算公式:INT(Vdcmin/Vmp)≤N≤INT(Vdcmax/Voc)
式中:Vdcmax-----逆变器输入直流侧最大电压
Vdcmin-----逆变器输入直流测最小电压
Voc-----电池组件开路电压
Vmp-----电池组件最佳工作电压
N-----电池组件串联数
经计算得出:串联多晶硅太阳电池数量N为:(14.6)≤N≤(21.7)。
输出可能的最低电压条件:
(1)太阳辐射强度最小
(2)组件工作温度最高
这种情况一般多发生在夏季日落前
输出可能的最高电压条件:
(1)太阳辐射强度最大
(2)组建工作温度最低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冬季正午前后
根据项目所在地及附近地区多年气象数据
夏季日出及日落时的太阳辐射强度最小,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辐射强度逐渐增强。因此本项目太阳电池组串输出的可能的最低电压校核条件:取辐射强度1000W/m²左右时,对应的当地环境最高温度时,计算组件的可能工作温度为70℃。则当采用20组串联时,多晶硅电池组串的开路电压为646V,此电压值大于逆变器的初始工作电压450V,逆变器可以启动。采用辐射极高年数据,再对项目所在地区冬季多晶硅电池太阳电池组件的工作环境分别进行分析,根据逆变器最佳输入电压以及电池组件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修正后,最终确定固定式安装的多晶硅电池组件的串联组数取N=20(块)。
3、太阳电池组串单元的排列方式
一个太阳电池组串单元中太阳电池组件的排列方式有多种,以接线简单,线缆用量少、施工复杂程度低及运行期维护方便为原则,在类似项目计算的基础上,还要考虑阵列最佳倾角及阴影遮挡距离,故确定固定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排列方案。将20组串每两块横向放置,排成10列为一个标准阵列组。
4、光伏阵列布置间距的计算
注:光伏阵列布置间距的计算以冬至为参考日,上午9:00至下午3:00电池组件前后排无遮挡即可如图所示。
地面安装固定式光伏阵列,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安装支架必须考虑前后排间距,以防止在日出日落的时候前排光伏组件产生的阴影遮挡后排光伏组件而影响光伏方阵的输出功率,经计算光伏组件最佳倾角为20°,阵列与阵列指尖距离为1.5m。此时接受有效光照时数最佳,平均全年总峰值日照时数为1234h。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