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苏轼的介绍(深入浅出看苏轼)
苏轼,人生,赤壁苏轼的介绍(深入浅出看苏轼)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作者:马晓婷
“苏轼吸引人的地方非常多,他非常全面,在每个领域都能够达到一流的标准。我们在阅读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对于人生的自觉思考特别多。把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看,苏轼是士大夫文化发展到成熟时期的一个典范人物。”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苏轼十讲》作者朱刚看来,苏轼可以说是“中国人的灵魂工程师”,也是读者亲切的朋友。
少时,常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佳节,常诵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生不称意,“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一种难得的慰藉……作为宋文化代表人物的苏轼,超高的国民度,博综多元的成就,大起大落的人生,都让他披上了传奇色彩。《苏轼十讲》选取十个不同的专题,为读者展示苏轼的心灵世界。
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
苏轼是眉州人,“我家江水初发源”,便是其在镇江金山寺俯瞰长江东流,对上游故乡的深切回望。人生跌宕,随江水顺流出川,最终在遥远的地方把故乡的水送入大海,这样“送江入海”的情怀,李白也曾在《渡荆门送别》中表露。
作为士大夫,苏轼的一生犹如飞鸿。“苏轼虽以飞鸿自比,但并不都是取其自由的象征意义。鸿雁南北迁徙,苏轼也要听从命令奔波。从‘雪泥鸿爪’,到‘人似秋鸿来有信’,再到‘春来何处不归鸿’,飞鸿的意向,对于苏轼来说包含了一种更复杂、更丰富、更深刻的人生思考。”朱刚说。
中国自古有“贤良对策”的制度,苏轼亦是通过重重应考成为官员。朱刚详细介绍了苏轼所作的五十篇策论。这五十篇策论并不是简单堆积而成,而是具备一定的结构,分为策、论各二十五篇,基本可以代表其主要思想和对各领域问题的意见。
作为苏轼研究者,朱刚还为我们打开了了解苏轼的全新视角。他还原“乌台诗案”的始末,还介绍了苏轼的“敌人们”,通过探究这些关系,触及了北宋文化的多个面向。
三咏赤壁留下千古佳作
贬谪时期,往往会激发对于诸多复杂矛盾的人生感慨,对于苏轼来说也是如此。三咏赤壁,皆是苏轼的名篇。朱刚介绍,贬谪其实还有另外一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潮州、柳州、黄州,就因为曾经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的贬地,而在文化史上闪耀出一片异彩。
在黄州,苏轼成为了“东坡居士”,这一时期,苏轼的文学创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黄州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体现出鲜明的豪放词风格,苏轼也被认为是豪放词的开创者。《赤壁赋》则被认为是宋代“文赋”的第一代表作,同样是在黄州所作,连同《后赤壁赋》,都体现出了苏轼经过两年多的贬居生活后,坚定而洞达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朱刚认为,《后赤壁赋》是更具有苏轼个人性、私密性的,甚至还有一些神秘性。
“一曲《定风波》,真是人间的绝唱。”在朱刚看来,苏轼既不是因为熬过了风雨而骄傲,也不仅是对风雨安之若素,而是一笔勾销,并无风雨,拥有了明净透彻的内心,而不为外界的境遇变换而扰乱心志。对于读到这些作品的读者来说,走在人生的风雨中,似乎也拥有了穿过风雨、迎来斜阳,坦然向前的力量。
全面解构苏轼的真性情
《苏轼十讲》结合史事与作品,深入浅出剖析苏轼作品中的思想博识与审美趣味,传达学界最新见解。通过大量文献中的线索,以舆论、传播等视角,解读苏轼在改革中的境遇,同时介绍了苏轼与王安石、沈括、司马光等人的交往。由于本书源自于朱刚在复旦大学的讲义,可读性也非常高,帮助读者深入浅出加深对苏轼的了解。
“苏轼的思想,从结果看,可以说贯通儒、释、道而自成一家,与宋代中国的整体思想环境取得相当高度的一致性。”苏轼的人生际遇,有失意,更有豁达。庐山访禅,是苏轼经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庐山突破了苏轼所习惯的审美秩序,让他的审美力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每个人对于故土的情愫都是非常浓厚的,《苏轼十讲》中有一讲即为《东坡居士的“家”》。对于一个漂泊的游子来说,内心深处总是会有挥之不去的落寞。“永夜思家在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家在牛栏西复西”,最终都化为一个期待:但愿人长久。对于今天离开家乡工作的人来说,这一困境同样也是我们能够感知的。
朱刚以扎实的治学功底与深厚的学养襟怀,还原苏轼的历史时空并深入苏轼的心灵世界,发幽阐微,为我们带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文化之旅。(马晓婷)
来源: 青岛日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孤寡蛤蟆(孤寡孤寡孤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