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安徽人(安徽人性格里的“不争”,是实用主义的表现)
凤阳,安徽,安庆安徽人(安徽人性格里的“不争”,是实用主义的表现)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本人生长于皖北,现居住于皖南。安徽省的博大我深有感触,安徽人的特点我也略知一二。今天聊聊安徽人性格里的“不争”。
安徽人不比较谁成绩好吗?
安徽人不比较谁有钱吗?
……那该怎么说不争呢?
今天咱们说的不争啊,其实是“不玩虚头巴脑”的意思。讲究的是个实在,实用。
争的是实际的东西。这个“实际”的东西其实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表现。
比如有人说皖北人:
你们面食做的不如河南山西陕西好!
皖北人就笑而不语……
其实他心想:我自己家擀面杖擀出来的面条好吃,我自己家蒸的馒头好吃,我自己家的面叶好吃,这些都是我喜欢的……我又不比赛,我填饱肚子就好了,吃饱撑的跟你探讨那些无聊的话题……
有人会说了,皖北是文化沙漠……
皖北人又笑而不语……
其实他可能会想,你丫的回家看看历史书,虽然我懂的不多,但是起码皖北还属于中原边上吧……再贫瘠,它顶多也就是文化丘陵,山脉什么的,啥都不懂的人跟你扯啥哩?
有人说黄梅戏不是安庆的,是湖北黄梅县的特产……
安庆人笑而不语……
只要提到黄梅戏大家能想到安徽,能想到安庆就好了,争来争去啥用呢?黄梅县也好,安庆也罢,谁也无法100%占有,争有什么意义呢?
六尺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我再提一下:
据史料记载,在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老家官邸与吴氏府邸相连,吴家建新房时占用了两家间的巷子,张家不同意与其发生争执,未果一气之下给张英写了封信,张英收到信后写了一首小诗(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他三分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回给家中,张家收到诗后十分惭愧,主动又让出三尺,吴家为此也感到十分羞愧,也让出了三尺,从此就有了六尺巷。
张英为啥不争呢?
或许张英会想:我在京城做官,京城也有房产,我既然京城也有房产,又做官,本身就比邻居家强,我跟你争什么呢?我就是争过来,哪怕不占用邻居家宅基,人家还说我小气,占便宜吧又显得鱼肉乡里……争,百害无一利,不争是美谈,争有何意义呢?
江苏跟凤阳民间探讨朱元璋是安徽人还是江苏人……
凤阳人也是一笑置之,甚至还有凤阳老乡说“朱元璋是江苏的”,这无疑是不争的体现。
或许凤阳人也想:朱元璋大家一说都是凤阳人的,这个争来争去有何意义呢?多年来,朱元璋安徽凤阳人没有人争,凤阳不是该怎么发展还是怎么发展?有了朱元璋凤阳也没成为上海,日子还是照旧过……争,显得这事有争议,不争,那么你们自己玩吧……不奉陪……
关于黄山,也有争议,总有人探讨黄山泰山三清山华山庐山等等哪个更好……
我做过调查,黄山人对这个话题基本也没什么兴趣……
它的知名度都在那里摆着呢,中国人都知道……争,毫无意义……如果想让名气更大,倒不如网友们捐点钱在国外打打广告来的实在……
所以说啊,关于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安徽人是“不争”的,为啥?它不实用啊!争不能带来明显的好处,你争的面红脖子粗,除了有气到诱发自身疾病风险之外,基本就没有好处了……
这种实用主义恰恰就是一种安徽人的整体性格。这种性格看似无为,其实暗藏大智慧。慢慢品,你会理解其中含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文化自信,什么是文化自信?你拥有的就是最好的!这就是最好的自信。杜绝内卷,各自发展,欣欣向荣,继续向前。
(完)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制作环保手提袋(武昌儿童“DIY手绘”七彩环保袋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