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青团是什么节日吃的(青团:与春天的千年之约)
寒食节,清明,清明节青团是什么节日吃的(青团:与春天的千年之约)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来源:北京日报
张慧
虽然成为网红食品不过是近几年的事,青团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它发源于寒食节、兴起于清明节,经历过从寒食到祭品再到时令佳品的转变。
吃青团和缅怀先人、郊游踏青一样,都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青团一千多年的历史,意味着这些传统习俗也由一代代人重复了一千多回,舌尖的记忆代代传递着对新一年春天的美好期待。
1.寒食节的青白团子
是哪位美食界的“诗人”,第一个摘下春天的一抹绿色融入米团,创造出青团?历史已无从考证,关于青团的食物起源也有诸多论说。
有人认为青团的前身是唐宋时期的“粉团”或“水团”:“粉团”来自唐代端午节时,宫里颇受欢迎的节日小食,《岁时广记》有载:“唐宫中每端午造粉团、角黍饤金盘中,纤妙可爱。以小小角弓架射箭,射中粉团者得食。”而“水团”按照宋代吴自牧《梦粱录》的笔记,做法是“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其实就是汤圆。然而无论粉团还是水团,做法和吃的时令都与青团差距较大,所以主流观点更倾向于“青白团”的起源说。依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的解释:“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耳。”
《七修类稿》关于青团的起源点明了两个问题。一是青团这种小食,诞生于我国食俗文化代表之一的“寒食节”;二是青团的前身,也就是它青色的由来,也是来自寒食节曾经的食物——青精饭。
相传寒食节诞生于距今28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晋国公子重耳离开家乡、流离失所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自始至终不离不弃,直到辅佐重耳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功成”后,淡泊名利的介子推执意“身退”,携老母隐居绵山,不食君禄。晋文公三番五次请其出山不得,就想了一个放火烧山的馊点子,要把介子推逼出来。谁知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拒绝出山。失去臣子的晋文公追悔莫及,下令在介子推与其母祭日那天,即每年冬至日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全国禁止开灶用火以示追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冷节、百五节、禁火节,它的由来除了“介子推纪念说”,还有“改火说”。改火习俗要一直追溯到远古时代,每逢初春时节是火灾高发时,因此人们将上一年保存下来的火种熄灭,即“禁火”;再重新钻燧取新火作为新一年的起点,即“改火”或者“换火”。“禁火”到“换火”之间有三到七天的间隔期,在这期间无火可用,人们必须提前准备好食物,通常以冷食度日,于是便有了“寒食节”。《周礼》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规定;唐宋寒食节时,宫中有赐火、取火的习俗;民间读书人也流行寒食节断火后,向邻家求新火点灯的习俗,王禹《寒食》诗里就有:“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不能举火为炊的寒食节能吃什么?唐代以前的寒食节食物并没有青团这一说,最常见的冷食是粥和饭。白居易的诗“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以及《荆楚岁时记》记载的“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说的都是煮得较稠、之后放冷吃好几日的“冷粥”。有钱人家吃“醴酪”,即糯米酪、麦酪加杏仁粥等可以事先准备的食物。而南宋的《岁时广记》则记载了寒食节的另一种食物——“青精饭”:“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饭,石饥饭。”
这种用草叶染色的糯米饭在唐代时已广为人知,陆龟蒙有诗:“旧闻香积金仙食,今见青精玉斧餐”。除了道教,佛教对青精饭也相当推崇,唐代每逢浴佛节就要吃青精饭。对比青精饭和青团的制作方法、考虑青精饭在当时的流行程度,以及青精饭作为寒食节冷食的功能,可以推测:青团的出现是受到了青精饭的启发。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里也认为,青团是在青精饭的基础上诞生的:“用杨桐叶,并细叶、冬青叶,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道家谓之青精干食饭。今俗以夹麦青草捣汁,和糯米作青粉团,乌臼叶染乌饭作糕,是此遗意。”
艾草
2.清明节的清明果
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大约形成于汉代,原本的意思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清明节气的日期在寒食节之后的第三天。时间上的密切联系,注定了这两个节日的难舍难分。依据《后汉书·周举传》的记载,汉代的寒食节时间会持续一个月,到了晋代时改为三天。不管是三天还是一个月,时间上都覆盖了清明,所以清明时节去踏青以及祭祖的习俗就自然形成,把寒食节自己享用的青团,在清明节拿去祭祀也顺理成章。到了唐代,寒食节和清明节干脆合在一起,成了法定的“小长假”——公元736年,唐玄宗宣布“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公元777年,唐代宗诏令,唐朝衙门“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公元790年,唐德宗到贞元六年间,这个“小长假”的假日直接加到了七天。
最开始,寒食节是禁火迎新火、全民祭祀的大日子,而清明只是一个寻常节气,只因为连着寒食节,也顺带有了祭祀的功能。按照《梦粱录》记载,宋代清明节时,“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基,以尽思时之敬”。到了元代,寒食节的一个核心要素,禁火和改火的习俗被官府禁止,寒食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清明节的重要性反而凸显出来。
到了明清两代,清明节已经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以至于民间“只知清明,不知寒食”。不过虽然寒食节禁火和赐火的习俗基本消失,但寒食节的食俗之一——“青白团子”却变身“清明果”被完整继承下来。凭借“能事前准备、可以保留数天冷食”的优势,青团成了清明节祭祀的必备祭品。清代《清嘉录》就有:“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祖之品,皆可冷食”;清朝文人徐达源的《吴门竹枝词》也说:“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
从史料记载来看,从明代中后期起,青团就一直流行于江南地区,据明万历《杭州府》记载:“清明,门檐遍插柳枝,亦戴于首……出郭扫墓,以纸钱挂墓树上,其米食用青团子。”清代美食评论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这样描述青团:“青糕、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由于“清明”和“聪明”谐音,明清时期,抱着幼儿走街串巷、邻里互赠“清明团子”也一度成为江南的新民俗。又因为清明时节流行踏青时带青团野餐,和北方人立春时吃春饼“咬春”类似,江南人管春天的第一口青团叫“尝春”。至于青团为什么能成为江南共同的春季时令之味,得归结于江南一带得天独厚的原材料条件。
鱼米之乡的江南,糯稻品种丰富、产量高,米食文化发达。汤圆、糯米糕、糯米藕以及青团的主要材料都是糯米。青团黏弹的口感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的糯米品质。另一方面,一到清明时节,各种时令野菜纷纷破土而出,清香四溢。活跃在浙南地区的鼠曲草,以及生长在苏南、皖南地区的艾草,都是青团里绿野仙气的来源。人们把青绿色的植物收割,经过洗净、焯水、沥干、煮沸、加碱粉、过冷水等工序,再将碧绿浆汁与脱壳磨出的米粉反复揉撞,最后包入甜蜜馅料,上屉蒸熟——新一年的青团就此出炉。
上一篇: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文明上网 青少年上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