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铊的读音(何为元素,何以命名?)
译为,元素,周期表铊的读音(何为元素,何以命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869年,俄国化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创造了元素周期表。这是化学领域至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1869年出版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是一张垂直的图表,按原子量排列了63种已知元素,这种排列将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了同一水平行上。图表名称意为“基于原子量和化学特性的元素体系草图”。
随着化学领域的发展,新元素不断被发现,元素周期表不断壮大,居里夫人(玛丽·居里,Marie Curie)、尤利娅·莱蒙托娃(Julia Lermontova)、莉泽·迈特纳(Lise Meitner)、奥托·哈恩(Otto Hahn)等都是我们熟知的伟大贡献者,如今元素周期表已发展如下: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列叫作一个族。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共有16个族,又分为7个主族(ⅠA-ⅦA),7个副族(ⅠB-ⅦB),一个第ⅧB族,一个零族。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也显示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零族元素除外)。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元素周期表的意义重大,科学家正是用此来寻找新型元素及化合物。从质子数为1的氢元素开始,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出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周期性的变化规律,这就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呈现出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而元素的命名同元素的性质密切相关,这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很直观的体现。
化学元素的命名五花八门,因此,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齐里乌斯提议,用当时欧洲各国通用的拉丁文来统一元素命名。如下:
很多元素与地名相关:
镁-Mg-Magnesium
转译为“美格里西亚”,为一希腊城市
钪-Sc-Scandium
转译为“斯堪迪纳维亚”,为一希腊城市
锶-Sr-Strontium
转译为“思特朗提安”,为苏格兰地名
镓-Ga-Gallium
转译为“家里亚”,为法国古称
铪-Hf-Hafnium
转译为“哈夫尼亚”,为哥本哈根古称
铼-Re-Rhenium
转译为“莱茵”,欧洲著名的河流
镅-Am-Americium
转译为“美洲”
钫-Fr-Francium
转译为“法兰西”
锎-Cf-Californium
转译为“加利福利亚”,美国州名
锗-Ge-Germanium
转译为“德国”
铕-Eu-Europium
转译为“欧洲”
很多元素与人名相关:
钐-Sm-Samarium
转译为“杉马尔斯基”,俄国矿物学家
镄-Fm-Fremium
转译为“费米”,美国物理学家
钔-Md-Mendelevium
转译为“门捷列夫”
锘-No-Nobelium
转译为“诺贝尔”
铹-Lr-Lawrencium
转译为“劳伦斯”,回旋加速器的发明人
锔-Cm-Curium
转译为“居里”,纪念居里夫妇
锿-Es-Einsteinium
转译为“爱因斯坦”
钅仑- Rg -Roentgenium
转译为“伦琴”
居里夫人
很多元素与神名相关:
钒-V-Vandium
转译为“凡娜迪丝”,希腊神话中的女神
钷-Pm-Promethium
转译为“普罗米修斯”,即希腊神话中那位偷火种的英雄
钍-Th-Thorium
转译为“杜尔”,北欧传说中的雷神
钽-Ta-Tantalum
转译为“旦塔勒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铌-Nb-Niobium
转译为“尼奥婢”,即旦塔勒斯的女儿
钯-Pd-Palladium
转译为“巴拉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
普罗米修斯
很多元素与星宿-天体相关:
碲-Te-Tellurium
转译为“地球”
硒-Se-Selenium
转译为“月亮”
氦-He-Helium
转译为“太阳”
铈-Ce-Cerium
转译为“谷神星”
铀-U-Uranium
转译为“天王星”
镎-Np-Neptunium
转译为“海王星”
钚-Pu-Plutonium
转译为“冥王星”
根据元素的特征命名:
金-Au-Gold
转译为“灿烂”
银-Ag-Silver
转译为“明亮”
锡-Sn-Tin
转译为“坚硬’
硫-S-Sulfur
转译为“鲜黄色”
硼-B-Boron
转译为“焊剂”
镤-Pa-Proactinium
转译为“最初的锕”
铍-Be-Beryllium
转译为“甜”
铬-Cr-Chromium
转译为“颜色”
钴-Co-Cobalt
转译为“妖魔”
镉-Cd-Cadmium
转译为一种含镉矿物的名称
铋-Bi-Bismuth
转译为“白色物质”
磷-P-Phosphorous
转译为“发光物”
铷-Rb-Strontium
转译为“暗红”
铯-Cs-Cesium
转译为“天兰”
锌-Zn-Zinc
转译为“白色薄层”
镭-Ra-Radium
转译为“射线”
氩-Ar-Argon
转译为“不活泼”
碘-I-Iodine
转译为“紫色”
氮-N-Nitrogen
转译为“不能维持生命”
氯-Cl-Chlorine
转译为“绿色”
氢-H-Hydrogen
转译为“水之源”
氧-O-Oxygen
转译为“酸之源”
钾-K-Potassium
转译为“海草灰中的一种碱性物质”
钨-W-Tungsten
转译为“狼沫”
碳-C-Carbon
转译为“煤”
硅-Si-Silicon
转译为“石头”
元素周期表的中文命名有很多规律,如常温下的气态元素用“气”字头表示;液态元素“溴”用了“氵”旁,“汞”也有“水”;固态元素大多数为金属元素,用“钅”旁表示(包括金),非金属元素用“石”字旁表示。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2016年新版元素命名指南规定: “所有新元素的命名,必须反映历史并保持化学的一致性,即属于第1-16族的元素,命名以‘-ium’结尾;属于第17族的元素,以‘-ine’结尾;属于第18族的元素,以‘-on’结尾。还有如下规律,按元素序数的数字,将数码对应的拉丁文缩写按顺序排列并加上ium,元素符号头每个数码缩写的首字母。0-9的拉丁文缩写如下:
上一篇:个税抵扣(一文读懂个税抵扣政策,涉及6大项目,税负可降逾7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