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立明堂 -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青花,山水,人物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立明堂 -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青花,水墨
浓浓的国风总是令人痴迷
素洁的瓷胚掩映着远山的眉黛
宝石般的蓝色纤尘不染
绘净空飞鸟,高山流水
绘清风徐来,云蒸霞蔚
绘听泉观瀑,漫游泛舟
......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也许就如这般景象吧
立明堂 | 青花山水人物盖罐
— 水墨意蕴
山水图景在清代康熙青花瓷器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画面效果讲究意境美,人物置于山水之中,神情闲适安逸,悠然自得,饶有情致,给人以清新明快,幽静雅致之感。其画法精细,布局疏朗,山水景物立体感很强,起伏迭荡,有一种真实的纵深感。对远山近岸,山峦的阴阳反侧,树木的疏落茂密,都描摹得出神入化。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笔筒 ©北京博美国际拍卖公司2016,成交价RMB230,000
立明堂青花山水人物盖罐通景描绘山水人物图,以山石树木界绘三组画面:一面绘小桥流水,高士与小童携琴访友;一面绘老少二人相对而坐,高谈阔论;一面绘高士撑渡,怡然自得,钮盖划桨画面与之呼应,趣味十足。整体画面构图繁复,笔法灵活,远山苍翠,近树葱茏,仿佛山水画卷铺展其上,深得清初水墨画之精妙,清雅悠然,意蕴深远。
— 蓝分五色
中国传统水墨画「墨分五色」,康熙青花也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立明堂青花山水人物盖罐最令人心醉的,就是这浓淡相宜的「康熙五色蓝」。此款器物青花发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浑,妍丽秀雅。与康熙青花器对比观赏,其青花发色几乎是同一组色阶构成,非常难得。
画面中人物以寥寥数笔描绘出细微神态,用笔准确传神;山石采用清代康熙朝流行的斧劈皴绘成,线条硬朗流畅,明暗对比,层次鲜明;树木骨法用笔,点染得宜,自然生动;水波以中锋细描,虚实相间,波光粼粼......老韩充分利用了青花料的不同色泽及浓淡,将山石之纹理、树木繁茂之程度,以及前景、背景的空间关系,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 大音希声
立明堂青花山水人物盖罐器身画面为明末清初经典瓷绘主题——「携琴访友」。古琴,清、和、淡、雅,寄寓着中国古代文人的风凌傲骨。伯牙曾为知音钟子期破琴绝弦,嵇康抚琴一曲广陵散终成绝响,陶渊明素琴无弦可谓大音希声......后世文人以琴为雅,携琴访友,寻求知音。
无物无我,摇扇操琴,吟风弄月,登高望远,这是古时文人的生活方式。贤士也好,雅士也罢,文人们多是取意不取实,他们所携的未必是琴,所访的也未必是友。「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只消勾勒出几座青山,一波碧水,头顶是苍松翠柏,身后跟着抱琴童子,风流贤士形象便跃然而出。
山高水阔,野鹤松风,在如此自然美景中,文人们随兴而往,带着一丝对即将见到「友人」的欣喜,人未至,而意蕴先行,弦未响,而琴韵先成,画意琴音融为一体,洒脱风流。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越好的音律越悠远潜低,越好的景致越飘渺宏远,这也许就是古人通过绘画传递给我们的美学智慧吧。
- The End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大学联谊活动(“青春有约”联谊交友活动在商务印书馆圆满举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